
飛行員完成飛行后與心愛“戰(zhàn)鷹”合影。高宏偉攝

朝夕相處的戰(zhàn)士與戰(zhàn)機合影,。 高宏偉攝
人物小傳
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1968年組建于膠東半島,,歷經4次調防,、6次轉隸、9次換裝,,先后參加收復支援島礁等戰(zhàn)斗,,創(chuàng)下海軍航空兵史上7個首次。黨的十八大以來,,該團聚焦強軍目標,、緊跟改革進程,圍繞能打仗,、打勝仗,,不斷向訓練極限發(fā)起沖擊,率先完成多種型號水雷和導彈實彈射擊,,鍛造成�,?涨吧谝恢е匾目罩写驌袅α俊�
一切為了打仗
清晨,,一架架攜帶某新型導彈的“戰(zhàn)鷹”呼嘯而起奔向茫茫海天,,一場近似實戰(zhàn)的攻防演練在某海域打響�,?吹蕉嗉堋帮w豹”戰(zhàn)機成功對水面和港岸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南海艦隊航空兵某飛行團團長吳鄭軍豪情萬丈。
這是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某飛行團用實際行動踐行強軍目標取得的成果,。為響應改革強軍偉大號召,,他們正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我革命開展一次全方位、立體式重塑,;以一顆不摻雜質的忠誠之心投身到改革強軍的時代大考中,。
鍛造能與任何強大對手抗衡,、過招、制勝的雷霆“戰(zhàn)鷹”,,正是這支部隊的初心所在,。作為海空前哨的重要防御力量,,這個團經常要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敵情,。一次訓練中,地面指揮所突然接到外機抵近我領空偵察的敵情通報,�,!皩κ謥砹耍镁毦�,!”時任塔臺指揮員的吳鄭軍當機立斷,,命令正在某空域訓練的戰(zhàn)機前去攔截。接到命令,,空中編隊飛行員個個熱血沸騰,,立即拉升高度,按規(guī)定有效應對,。幾個回合較量,,我方戰(zhàn)機贏得了主動,成功驅離,。
“改革強軍就是讓我們牢牢牽住戰(zhàn)斗力這個牛鼻子,。”吳鄭軍告訴記者,,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這一根本目標,該團實戰(zhàn)化訓練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那年入冬,一次跨晝夜飛行訓練,,該團飛行員蔣江濤和后艙領航員趙明月駕駛著戰(zhàn)機在某空域實施戰(zhàn)術課題訓練,。在戰(zhàn)機爬升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故障,,座艙漆黑一片,。蔣江濤臨危不亂,憑借著對飛機座艙的嫻熟記憶,,與后艙趙明月密切配合,、精準處置,硬是通過“盲”操將飛機安全地“拽”了回來,。
“戰(zhàn)鷹”早一秒升空,,就多一分勝算,。為了進一步提升戰(zhàn)斗力,該團機務官兵也朝著精準高效保障的目標進發(fā),。
2016年8月份,,轉戰(zhàn)千里的該團3架戰(zhàn)機,按上級命令即將投入某諸機種合同突擊演練,。
“掛彈顯示不正�,!痹谄渲幸患軕�(zhàn)機即將滑出機庫前,突發(fā)故障,。
緊急關頭,,機組并沒有慌亂。時任機務大隊火控主任李克立帶領機務人員,,火速判明情況,,及時更換故障部件,很快排除故障,,使戰(zhàn)機得以按時出動,。
一次,一場諸兵種實彈射擊演練在某海域拉開戰(zhàn)幕,。作為此次演練的重要空中突擊力量,,該團兩架戰(zhàn)機蓄勢待發(fā)。
“屬于復雜氣象條件,,建議取消飛行,。”氣象部門報告,。飛還是不飛,?團長、政委帶著大家緊張研判,�,!叭绻麘�(zhàn)斗就在今天打響,我們還有選擇嗎,?”指揮員下定決心——飛,,大膽地飛!
復雜氣象起飛,、低空穿云……兩架戰(zhàn)機從不同方位梯次俯沖,,鎖定目標后,導彈雙發(fā)齊射,。頓時,,火光沖天,目標被炸開了花。
不想“位子”只想“擔子”
一支精干高效的部隊必將是人員結構更為精簡的部隊,。改革需要放棄陳規(guī),、丟掉積習,更意味著犧牲自我,,這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官兵的忠誠,、信念、勇氣和擔當,。
在部隊調整改革前期,,該團少數官兵表露出了種種憂慮和不安。團政治處干事許立天一天要接到10多個咨詢電話,�,!肮俦乃枷敫泶癫唤忾_,就會心神不寧,、自亂陣腳,。”這一切,,團政委張冠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上的教育沒少搞,,大道理沒少講,,為什么大家不認賬?”
那段時間,,張政委寢食難安,,一有空,就到各個班排轉悠,,和官兵促膝談心,。摸清大家的思想脈搏后,他意識到,,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問題,,不是光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的,必須抓住“關切點”,,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他們梳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軍人社會地位提高,、打贏信心提升、成長成才機會增加,、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變好、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朗等6大軍改政策紅利,及該團組建以來擁護支持改革的典型事例,,著重開展改革獲得感專題教育,。
“比思想教育更有力的是領導干部身體力行的示范和以上率下的引導�,!睆埞谠稣f,,團領導中不乏年齡快要到期、任職年限即將到頂的人,,在節(jié)骨眼上,,他們干勁不松、標準不降,、斗志不減,,為官兵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發(fā)揚傳統(tǒng),、保持本色,不管有多大困難,,堅決完成任務,!”3月下旬,在該團千里轉場駐訓動員會上,,帶隊領導,、團副政委王維新的話字字千鈞。換在平時,,這席話算不上“慷慨激昂”,。但此刻,官兵們卻感受到了字里行間的力度和溫度,。因為就在幾天前,,王副政委已被確定為轉業(yè)對象。團黨委正醞釀帶隊人選之際,,王維新主動請戰(zhàn):“我去吧,,讓我站好最后一班崗!”駐訓期間,,王維新始終堅守一線,,跟班飛行沒落一次,值班值勤毫不含糊,。在某重大演練任務中,,他帶領機務人員連續(xù)奮戰(zhàn),及時發(fā)現(xiàn)排除飛機突發(fā)環(huán)控系統(tǒng)故障,,確保了戰(zhàn)機順利參演,。
“這次改革,首當其沖的就是團長和政委。面對個人的進退走留,,兩位主官都那么淡定,,更何況我們?”該團飛行大隊長王兵講述了另一件事:今年春節(jié)前夕,,該團突然接到轉場駐訓命令,。駐訓機場環(huán)境陌生,組訓,、戰(zhàn)備壓力大,,而且當時不少官兵家屬都趕來部隊過年……任務部署會上,團長吳鄭軍第一個表態(tài):“我?guī)ш狅w,!”大家都清楚,,單位即將面臨改革,在這緊要關頭,,他考慮的不是自己今后的“位子”,,而是肩上的“擔子”,一門心思撲在練兵備戰(zhàn)上,,怎能不讓人欽佩,!
觀念一變海天闊
改革強軍,首先撬動的就是思想,。改革不僅僅體現(xiàn)在有形的成果上,,更體現(xiàn)在無形的觀念上。觀念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對于大部分在團里土生土長10多年的班子成員來說,很多規(guī)矩,、做法,、習慣由來已久,改起來并非一日之功,。
為此,,他們發(fā)動官兵自下而上運用檢討式方法,審視部隊建設各方面成敗得失,,經過系統(tǒng)梳理后升華為理性認識,。
打仗不是一廂情愿!“雙拳難敵四手,,單打獨斗是打不贏未來信息化戰(zhàn)爭的,。”團黨委意見高度一致,。為彌補空戰(zhàn)中的劣勢,,該團主動找兄弟部隊,,開展聯(lián)合訓練,,這讓官兵們大開眼界,。
解決了“突破難”的難題,他們又向“打得準”發(fā)起了沖擊,�,!肮裟繕舜蠹叶际走x導彈,都覺得導彈精度高,,但萬一沒打準怎么辦,?”團參謀長朱建軍總是喜歡鉆“牛角尖”,但他說的話卻引起團黨委高度重視:今天短板不解決,,上了戰(zhàn)場始終就是一塊軟肋,。
今年初,團長吳鄭軍帶隊赴外地執(zhí)行某專項戰(zhàn)備任務,。以往,,團里都要挑選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飛行員,。但這一次,,團黨委決定,安排部分新飛行員隨隊執(zhí)行任務,。這次任務政治敏感性強,,對飛行員技戰(zhàn)術水平、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稍有差池,,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為確保圓滿完成戰(zhàn)備任務,,他們開展針對性的強化訓練,,進一步打牢新飛行員的基本功;在實際任務中,,采取以老帶新的方法,,提振新飛行員應對各種復雜局面的信心和能力……通過一系列科學有效的防范措施,不僅很好管控了安全風險,,也使這批飛行員成熟了起來,。
嘗到甜頭后,該團又將這一做法應用到其他任務中,,都非常順利圓滿,。池副師長事后說,“消極保安全是防不住風險,、守不住底線的,;越是風險大越是要向改革要安全,,這樣的安全才能持久”。
向改革要安全,,以安全促改革,。至今,該團連續(xù)7年未發(fā)生飛行安全事故,,連續(xù)12年未發(fā)生嚴重違紀問題,,為改革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