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18央視春晚導演楊東升】春晚:一件禮物 一個陪伴 一份溫暖
今年的春晚亮點不少,臺灣演員首度參加小品演出,,王菲那英20年后再度攜手,,都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春晚導演楊東升曾說,,春晚我就想做個“三好學生”——好聽,、好看、好笑,,就夠了,,今天的春晚揭秘,首先一起走近春晚導演楊東升,。


春晚彩排期間,,春晚直播一號廳外的長廊里每天都是熙來攘往的演職人員,而這兩間房間就是春晚的指揮大營——春晚劇組辦公室,,每天導演組和制片組都在這里制定排練流程,、取舍上下節(jié)目。進入倒計時沖刺階段每天更新的節(jié)目單就是從這里新鮮出爐,,兩間辦公室的墻上貼著醒目的四個橫幅,不忘初衷,、拒絕平庸,、精彩春晚、勇攀高峰,。
歡樂度受眾度是節(jié)目選拔首要標準
記者:現(xiàn)在距離春晚還有幾天的時間了,,在第一次全要素彩排中我們看到全場節(jié)目有5個半小時,那么最終呈現(xiàn)的時長是4個半小時,,那么這舍掉的一個小時的節(jié)目,,是以什么樣的藝術標準和選擇來進行篩選呢。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我覺得是兩個標準,,一個是看歡樂度,,最主要是語言類的節(jié)目,它一定要好笑,,一定是讓觀眾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歡樂度不高的可能就不予以考慮了,;其它就是看受眾,我們要照顧大的受眾群體,,有一些可能出來節(jié)目很好,,但是可能受眾很窄,這個我們就暫時先把它排除在外了,。
讓人耳目一新也是主創(chuàng)追求的目標
楊東升說,,歡樂度和受眾度是節(jié)目選拔的首要標準。而作為新時代的第一個春晚,,做到讓人耳目一新也是主創(chuàng)追求的目標,。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把臺口的兩個柱子,和后面的兩個柱子,,中間是有個連接的,,所以它空間感是給你一看是立體的,它是有一個透視感,,另外我們就是用中國字,,所以我們整個晚會一開始,中國的中字是舞臺的主體的符號,,從舞美設計里面,,有我們的文化含義 很深的文化含義,也不是藝術手段,,這是比較高級的,。
節(jié)目創(chuàng)新 魔術 歌曲 新媒體結合

魔術一直是春晚上觀眾關注的焦點。今年,,在導演組的創(chuàng)意下,,由歌手周杰倫和魔術師蔡威澤帶來的《告白氣球》,將魔術,、歌曲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的魔術表演手法。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這個形式在國際上來說都是很少,,有過幾次在達人秀里面有過展現(xiàn),,但是成為一個完整的節(jié)目很少。
全新的創(chuàng)意意味著全新的挑戰(zhàn),。2月10日,,在距離春晚正式演出還有5天時,這個節(jié)目還在進行修改,、走位,。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因為它要求的燈光,環(huán)境都非常精細,,因為它是真假人,,什么是真假人,,就是視頻的人跟真人,同時要在一個空間里面演出,,而且觀眾看不出來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這個時候就跑出來,,變狗,,變氣球,那時候就在觀眾席上呈現(xiàn)了,,這是魔術的套路,。
完美混搭結合 節(jié)目充滿新意

除了魔術混搭歌曲,將雜技技巧和舞蹈融合的節(jié)目《波濤之上》讓觀眾在一個節(jié)目中同時感受力與美的完美結合,;舞蹈《亮花鞋》則將傳統(tǒng)民俗利用巧妙的構思與道具結合,,充滿新意。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因為自從《俏夕陽》出來之后,,特別是來自生活一線,,這樣一些帶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的舞蹈就很少見了,,所以我們想到了這個,,所以這個費了我們很多的心機,這個道具做了三個,,它離開了設計就沒法跳了,,所以這也是一個創(chuàng)新。
新面孔洋面孔 兩岸演員齊登臺
除了在節(jié)目形態(tài)上力求創(chuàng)新,,春晚的演員陣容也是新面孔不斷,。今年,有超過50位春晚新人登臺獻藝,,《回家》也是春晚舞臺上首次由兩岸演員共同演繹的小品,。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其實里面有一大部分,其實是臺灣主演方芳自己的經(jīng)歷,,所以她在演的過程中是情真意切,把整個小品演得非常地動情,,我自己在選這個節(jié)目的時候,,也是第一次一看我就熱淚盈眶,所以我也相信我的第一感覺,。
今年春晚的另一大亮點,,是舞臺上多了許多“洋面孔”。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還有來自不同國家歌唱家唱中國歌曲,,這個也是第一次,,還有今年國外的一些政要,,集中地在這里展示給華人給中國人民拜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大門打開之后,,不光是經(jīng)濟上文化上,我們也追求一個命運共同體,。
王菲那英重聚春晚唱《歲月》
而對于楊東升來說,,他36年的工作生涯也與春晚密不可分。從1991年起,,他曾多次擔任春晚導演工作,。1998年,王菲,、那英的《相約一九九八》唱響春晚的舞臺,。20年后,一曲《歲月》讓兩人重聚春晚,。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心里有這個情結,,20年前是她們倆,20年后能不能再在這個舞臺綻放一次,,找她們倆來商量,,她們也有這個訴求,我覺得是比較圓滿,,挺好,。
我的春晚我的年

2018央視春晚導演 楊東升:1983年有的春晚,今年是2018年,,35年,,我們覺得這種情感的東西,應該有一個總結和回顧,,我覺得春晚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不是某一個總導演的本事,我覺得它是央視的一份禮物,,35年不同的人,,不同的團隊在上面打磨,來堅守這個陣地,,我覺得個人真的不重要,,好多人的付出,不是一時半會的,,有的很多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