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影像對比中的滄桑巨變——“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大展掠影
大片的平房變成了林立的高樓,,如飛的動車組演繹出新時代的中國速度,,馬路上每天上演的“車博會”替代了單調(diào)的上海牌小轎車,千篇一律的結(jié)婚照幻化成大片兒一般的婚紗照,,“冰棍,,三分一根五分一對”的吆喝聲連同幾分錢的硬幣一起不知所終,,棋局的對手也不知何時換成了電腦,而不再是當(dāng)年對面那個穿著背心的年輕人……11月17日,,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和鄭州市人民政府聯(lián)合主辦的“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大展在河南鄭州拉開帷幕,,40組照片兩張一組對照展出,通過中外,、新舊不同視角的雙重對比,,展現(xiàn)改革開放40年來偉大祖國的滄桑巨變。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幾位外國攝影師來到中國,,用他們的有限視角,記錄社會點滴,,留下了樸素影像,,從一個側(cè)面成就了一個時代的珍貴記憶。此展以這些外國攝影師作品為參照藍本,,征集并特邀中國攝影師拍攝近年來場景相近,、內(nèi)容相似,且能反映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fā)生的歷史性變化的作品予以對照回應(yīng),。展覽征集于4月中旬啟動,,在經(jīng)歷近半年的遴選攝影師、專項創(chuàng)作等系列活動后,,最終40幅作品脫穎而出,與國外攝影師當(dāng)年的作品“成功配對”,。從這些作品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國家和民族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也可以看到攝影藝術(shù)的歷史性變化。 “40年在人類長河中十分短暫,,但在當(dāng)代中國卻凝聚著巨大的內(nèi)涵,。在這短短的時空里,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壯麗史詩,�,!闭褂[策展人表示,我們非常幸運地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見證這個偉大的時代,,這是攝影家的使命和光榮。據(jù)悉,,本次展覽將于12月7日移師北京進行巡展,。
——編者

1980年8月,上海一對新人在拍結(jié)婚照,。布魯諾·巴貝

2015年9月,,在北京天壇拍婚紗照的新人。李軍

1979年春,,上海和平飯店窗外的黃浦江,。阿德里亞諾·馬達羅

2018年8月,從上海和平飯店屋頂遠眺黃浦江兩岸,。朱耀忠

1988年,,山西大同,火車司機,。閻雷

2018年4月,,CRH5A型動車組司機正在確認列車狀態(tài)。劉慎庫

1986年,,北京長安街上的上海牌轎車,。閻雷

2018年8月,開著敞篷跑車的青年路過北京CBD核心區(qū),。吳波

1979年,,北京民族飯店窗外景象。阿德里亞諾·馬達羅

2018年9月,,北京民族飯店窗外的長安街,。康天鵬

1971年,,上海,,對弈。馬克·呂布

2014年5月,浙江湖州,,老人在電腦上下棋,。賀勛毅

1973年6月,買冰棍,。布魯諾·巴貝

2018年5月,,天津市濱海新區(qū)萬達購物中心,小朋友用微信支付購買冰激凌,。杜雙運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25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