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星期三(9日)在北京結束,。這是中美雙方為落實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重要共識進行的首次面對面磋商,,雙方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和結構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致的交流,雖比原定安排延遲了一天,但增加了相互理解,為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了基礎。
從磋商結果看,,雙方在貿易問題上達成的共識,比如中國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將更好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當然,,中國擴大進口是面向全球的,。據透露,,美方在磋商中提出了細致要求,包括要求中方明確進口美國產品的具體時間等,�,?陀^講,美國產品在中國市場能占多大份額,,關鍵要看它們能否激發(fā)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欲,。
在磋商中,美方提出“結構性問題”,,有些涉及中國國家制度,、安全和意識形態(tài),是中方不能接受的,;有些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方向一致,已經或正在推進解決過程當中,。比如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中國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必然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中國立法機關近日審議的《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就是要嚴懲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比喻,,中國進入改革深水區(qū),目前“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所以,,無論有沒有中美經貿摩擦,,類似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合作,、市場準入,、非關稅壁壘等問題,都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fā)展進程中必須解決的,。中美副部級經貿磋商在這些問題上達成共識,,符合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方向。
在中美經貿摩擦升級9個多月后,,雙方在副部級磋商層面取得進展,,一個很重要原因是雙方乃至全球都越來越感受到貿易戰(zhàn)之痛,。
從宏觀角度看,去年10月中旬以來,,美股連續(xù)大幅調整,,貿易逆差在11月高達505億美元,創(chuàng)下6年來最高月度逆差額,;美國去年12月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放緩至兩年低點,。同時,中國上個月PMI也回落至50%榮枯線以下,。
從企業(yè)狀況來看,,受中美貿易戰(zhàn)沖擊,美國通用汽車去年11月底宣布關閉全球7家工廠,,蘋果公司最近三個月市值蒸發(fā)了4000多億美元,,不得不大幅調低去年第四季度營收預期;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美國企業(yè)大約有180家,,數量只有日本企業(yè)的三分之一,;而參加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的中國企業(yè)則比往年減少20%……
從世界范圍看,2018年全球貨物貿易總量增速可能下滑0.3%,,世界銀行最近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至2.9%和2.8%,,比去年6月預測各降低0.1個百分點�,!都~約時報》認為,,貿易戰(zhàn)讓金融市場和更廣泛經濟層面付出的代價,“令人日益焦慮不安”,。很顯然,,最終達成經貿協(xié)議,不僅是中美雙方共同意愿,,也是全球共同期待,。
按照中美元首會晤達成的共識,雙方僅有90天時間磋商,。眼下,,已過去了40天。因此,,中美要最終達成協(xié)議,,有好結果,時間緊,、任務重,。此次北京副部級經貿磋商取得進展,雙方同意繼續(xù)保持密切聯(lián)系,無疑開了個好頭,。
鑒于中美經貿摩擦問題錯綜復雜,,作為貿易戰(zhàn)被迫反擊的一方,中國為解決雙方分歧盡了最大努力,,表現出最大誠意,,但最終達成協(xié)議,仍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過去9個多月,,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巨大的市場,經受住了中美貿易摩擦的考驗,。特斯拉海外首個超級工廠本周在上海開建,,證明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推進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已經不是中國的口號,,而是人們想象不到的中國行動力,。(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