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的飛速發(fā)展,,讓P2P網絡借貸(簡稱“網貸”)為投資者所熟知,,但2018年的行業(yè)爆雷潮,,又讓一部分缺乏成熟金融理財經驗的出借人的合法權益遭受到不合規(guī)平臺的侵害。進一步加強出借人權益保護,,成為擺在整個行業(yè)面前的首要問題。
對網貸平臺而言,,保護出借人權益的本質是讓用戶在出借資金過程中得到公平對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出借人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平臺的發(fā)展現狀,、自己的投標情況等。換言之,,這就需要網貸平臺做好信息披露,,讓出借人享受到公平、公開,、公正的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貸行業(yè)調整的進一步深化,,一些平臺也已選擇良性退出,。在這個過程中,出借人的權益往往容易被忽視,。近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fā)布了《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良性退出指引(征求意見稿)》,向行業(yè)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了提高專項整治中的良性退出比例,、提高退出效率、減少資產貶損和逃廢債,、提高清償比率等舉措,。
但從目前已宣布清盤或退出的平臺來看,,鮮有平臺能真正做到與出借人保持實時溝通,,做到信息同步,并制定最合理兌付方案,。
對平臺來說,,保護出借人權益不應只是口頭說說,特別是在退出過程中,,應當做到在政府和出借人委員會的監(jiān)督和幫助下,,定期對資產處置進度予以披露公示,共同商議切實可行的兌付方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好出借人權益,。在這個過程中,平臺也可以積極尋求資產管理公司開展債權轉讓合作,,謀求轉型發(fā)展,。
除了信息披露外,,做好出借人風險教育也同樣重要。需要認識到,,每個出借人能承受的風險是不一樣的,,這需要平臺通過科技力量和創(chuàng)新方式去幫助出借人識別自身風險,這包括自身能承受的風險和未來想要承受的風險,。但從現階段情況看,,大多數平臺都是以獲客為主,而不是幫助出借人完善自我,。
可喜的是,,目前也有部分平臺開始嘗試在官網、APP,、自媒體,、社區(qū)等多個渠道為出借人傳遞出借風險常識,幫助出借人提高財商,,做好出借規(guī)劃,。更有平臺為出借者開發(fā)小額分散出借管理工具,通過綜合分析企業(yè)的信用數據,、項目標的風險指數以及出借人的風險承受分級,、資產狀況和歷史出借行為等數據,個性化,、智能化地設置符合“小額分散”原則的提醒值,。當出借人的出借過于集中或者項目風險指數與出借者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時,就會觸發(fā)提醒,,收到平臺發(fā)來的提醒提示,,希望能有更多的網貸平臺提供這樣的服務。
此外,,在出借人權益保護上,,還需要重視的是保護出借人隱私和信息安全。比如在授權方式上,,要獲取數據就必須經用戶授權,。需要指出的是,在信息安全方面,,目前許多平臺都不太重視,,前一段時間某知名金融公司被爆出其APP竊取用戶隱私,獲取敏感圖片的事件,,給行業(yè)敲響了警鐘,。
當前互聯網和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科技提升了理財的便利性,,但安全,,始終應該是懸在網貸從業(yè)者頭上的一把利劍,,提醒從業(yè)者只有真正維護好出借人權益,才能讓平臺獲得長遠發(fā)展,。(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秦 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