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隨著古代中國瓷器遠銷亞非歐,,世界因瓷器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如今,,在江西景德鎮(zhèn),,活躍著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藝人,被當地人稱作“洋景漂”,,他們慕名而來,,在這里或創(chuàng)作或創(chuàng)業(yè),陶瓷再次成為溝通中外文明的載體,。

景德鎮(zhèn)因陶瓷聞名世界,,自古就有“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人文景象,,如今,,在景德鎮(zhèn)的街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洋面孔,,拐進店鋪,,接待你的或許又是洋老板,不大的城市,,已經變得更加“國際范兒”了,。

在景德鎮(zhèn)陶溪川的陶瓷創(chuàng)意園里,每年都有超過5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藝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瓷藝人,,以“陶瓷”為載體,,進行交流碰撞,為景德鎮(zhèn)的陶瓷文化注入了新的理念和設計風格,。

來自韓國的陶藝家梁寬植就是眾多外國陶瓷藝人中的一員,,現在他正在為參加第十屆中部博覽會準備作品。

2011年,,第一次來到景德鎮(zhèn)的梁寬植,,被景德鎮(zhèn)仍然保留的72道手工制瓷工藝所吸引,他說這里才是做陶藝的“天堂”,,于是,, 2014年,他到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攻讀研究生,,并師從陶大校長,、著名陶藝大師寧剛,在四年的學習中,,他不斷吸收中國陶瓷的技法和工藝,,使得自己的作品從過去的造型類豐富到瓷板類,并在色彩的運用,、技法的表達上更加多元化,。

現在梁寬植在中韓兩國的陶藝屆已經名氣漸長,經常會應邀去參加各種陶瓷藝術展,。



與梁寬植一樣,,首次來中國,參加陶溪川國際陶藝邀請展的印度陶藝家priya,,也在抵達景德鎮(zhèn)后,,找到了精神的歸宿。這件堆花作品是priya在看到中國玉雕工藝后新學的技法,,而這件作品中大眼睛的魚,,則讓priya感受到她與中國藝術家的心靈對話。


創(chuàng)建于1995年的三寶國際陶藝村是景德鎮(zhèn)最早為外國藝術家提供駐場服務的機構,,雖然是山間的小山莊,,但卻蜚聲海內外陶藝界。來自倫敦的蓋博天,,曾是一家跨國銀行的亞洲區(qū)高管,,2013年到景德鎮(zhèn)旅游后,蓋博天與朋友攜手下海,,定居到了景德鎮(zhèn),。近六年來,,他們通過各種途徑自學陶瓷工藝,,成立工作室,、并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陶瓷品牌,目前已進入英國頂級商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歷史上,,通過陶瓷這一載體,,中國就從阿拉伯國家吸取了陶瓷的花色和圖案,從歐洲國家吸取了制作樣式和個性化的風格,。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上,,這件由阿曼蘇丹國國家博物館提供的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就是中國在13世紀時生產的,。

在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舉行的“歸來·絲路瓷典”常設展上,,近三百件套以景德鎮(zhèn)出產瓷為主的外銷瓷,向人們展示了歷史上東西方文化在陶瓷上的碰撞,。

歷史上,,景德鎮(zhèn)外銷瓷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今天,,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藝人,,在景德鎮(zhèn)創(chuàng)作、創(chuàng)業(yè),,成為融通中外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