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新型肺炎治愈者數量每日上升,,經歷了農歷新年首個交易日的大跌后,,上證指數、深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和科創(chuàng)板分別走出了上漲1.34%,、3.17%、2.64%和4.84%的樂觀行情,。與此同時,,歐美股市也在本周前兩個交易日集體大幅收漲。
2月4日,,倫敦政經學院全球事務研究院院長博格洛夫(Erik Berglof)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發(fā)生在中國的新型肺炎疫情,導致中國和全球市場發(fā)生了短暫的動蕩是完全正常的,,或許沒有必要在疫情的初期,,太多地去關注國際市場的這些反應。而且他認為,,疫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有限,。
第一財經:目前新型肺炎疫情發(fā)展尚未如人們期待的那樣得到完全的控制。你認為疫情對全球經濟增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包括對證券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等在短期內會造成怎樣的沖擊?
博格洛夫:主要是對全球經濟整體會有一些影響,。眾所周知,,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疫情發(fā)生之后,,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或許會有所減少,,但影響不會很大,比如說,,全球經濟增長會因此放緩零點幾個百分點,,雖然重要,但是,,我不認為會對大宗商品等市場,,如油價等產生巨大的沖擊,其他因素和不確定性對油價等市場變化形成的壓力,遠遠大于疫情,。
第一財經:中國有關方面可以使用哪些財政和金融政策工具來抗疫情,、促增長?
博格洛夫:近期中國正盡最大努力和可能將應對疫情的工作做到最好,。對于如何改善經濟狀況,,我認為中國所采取的刺激經濟的舉措也是非常正確。雖然可能還不夠,,因為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相對困難的發(fā)展時期,,比如之前對存在較高的債務風險問題的擔憂等對經濟發(fā)展產生了約束。但我認為,,中國決策者依然有不少財政和金融政策的“火力”可開,,以用來調節(jié)和降低疫情可能對經濟增長產生的負面影響。我覺得,,在這樣的政策空間里,,才會有能力和理解力來決定如何來做。
第一財經:你覺得我們需要采取怎樣的全球行動來共同應對新型肺炎疫情,?
博格洛夫:在此我不得不提醒一個事實,,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密切關聯的共同體,我們應該一起來應對新型肺炎疫情,,雖然對中國是很大的挑戰(zhàn),,但這也是全球性的挑戰(zhàn),因為一旦出現流行病,,那就是全球性的問題,,我們需要一起來抗擊,我們已經看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作為,,也看到了很多力量在共同努力,,全球需要更多聯合行動來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