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經(jīng)濟穩(wěn)步增長,財政實力持續(xù)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翻開我國的國家賬本,,一個個真實的數(shù)字,,展現(xiàn)了過去五年的改變。
17萬億元,、18萬億元,、19萬億元,這是2017年到2019年,,我國財政收入跨過的一個個新高度,,2019年的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dāng)于法國的GDP總量,。

2016年到2019年,,我國財政收入四年增長約1.3倍,年均增長率達到5.7%,,總量70.6萬億元,。雖然2020年還沒到年底,不過估算一下,,十三五時期,,我國財政收入累計約在88.6萬億元左右。這是什么概念,?相當(dāng)于約有100萬噸的百元紙幣,,可以裝滿約10萬輛重型卡車(10噸荷載)。

財政收入中的“主力成員”稅收收入,,從2016年到2018年分別突破13,、14、15萬億元,,年均增長6%,。稅收占比較“十二五”末期提升一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我國財政收入的質(zhì)量不斷提高,。

雖然國家賬本越來越厚實,,但是變厚的速度卻在變慢。這是為什么,?不得不提減稅降費,。

“十三五”期間,,我國全面推廣營改增,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再加上一系列降費措施的落地落實,,真真切切地讓企業(yè)和個人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國家讓利于民,,財政收入增速自然就會放緩,,從2017年的7.4%,逐漸下降到2019年的3.8%,。

這些年來,,我國的家底越來越厚實,但是花的錢也真不少,。2016年到2019年,,全國財政支出分別突破18、20,、22,、23萬億元,四年增長約1.4倍,,年均增長率達到8%,四年總量超過85萬億元,。無論是總量還是增速,,支出都明顯快于同期收入。

錢重點花在了哪里,?民生,,毫無疑問排在了第一。

2016-2019年,,我國在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yè)、衛(wèi)生健康,、住房保障,、節(jié)能環(huán)保等重點領(lǐng)域上花的錢,從9.6萬億元增加到了12.4萬億元,,占當(dāng)年總支出的比重從51.1%(2016年)提高到52.1%(2019年),。保基本,、兜底線,,“十三五”以來,我國在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確保了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