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河南交通運輸流量再創(chuàng)新高——全省道路運輸完成客運量預計共為525.9491萬人次,,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預計為24.2659萬人次,,全省高速公路車流量預計為1496.08萬輛,超過2019年和2020年同期,,1363.80萬輛小型客車享受了高速公路通行費減免政策,,共減免5.68億元。
公路、水運運輸市場持續(xù)回升
5月1日—5月4日,全省道路運輸完成客運量分別為117.0486萬人次,、111.9395萬人次、99.2467萬人次,、96.107萬人次,,5月5日預計為101.6073萬人次,。5天假期,,全省道路運輸完成客運量預計共為525.9491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下降28.44%,,與2020年同期上升478.01%,。共投入運力14.8686萬輛,發(fā)放班次32.7973萬次。5月1日—5月5日,,全省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分別為4.044萬人次,、6.679萬人次、5.1597萬人次,、4.9524萬人次,、3.4308萬人次。5天假期,,全省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預計共為24.2659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下降50.29%,與2020年同期上升128.34%,;共投入運力3317艘,。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向好,假期返鄉(xiāng)探親,、旅游等出行需求旺盛,。根據“五一”假期客流特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加大道路客運運力投入,。加大對重點城市,、熱點線路、旅游景點線路運力投放和應急調度,,根據客流動向及時組織加班,,提高運輸服務能力。適時增開鎮(zhèn)村公交,、農村客運班次,,切實保障好城鄉(xiāng)群眾節(jié)日出行需求。為應對突發(fā)情況,,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重新核實調整了省級應急運力,,明確了帶隊領導和具體聯(lián)絡員。儲備省級客車應急運力723輛,,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隨時待命,有效保障節(jié)日期間不同的客運出行需求,。
全省高速公路通行量再創(chuàng)新高
5月1日—5月4日,,全省高速公路車流量分別為335.27萬輛、301.84萬輛,、273.87萬輛,、277.19萬輛,5月5日預計為307.91萬輛,。5天假期,,全省高速公路車流總量預計為1496.08萬輛,與2019年同期上升15.65%,與2020年同期上升25.31%,;享受減免通行費政策7座以下小客車總量預計為1363.80萬輛,,共減免5.6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為保障廣大群眾出行順暢,,規(guī)避返程高峰,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強化路段保障,。針對機場高速,、京港澳高速新鄭段、鄭欒高速始祖山段,、鄭民高速中牟段等4條路段8個堵點,,逐個分析原因,一點一策,,確保不發(fā)生長距離大面積擁堵,。假期期間,全省高速公路全天禁止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和大件運輸車輛通行,。除緊急搶修和采用輔道保通的4處項目正常施工外,,全省剩余10處涉路施工全部暫停,因施工進度無法撤離主線的,,盡量壓縮施工區(qū)域,,增設警示標志,并增派疏導人員,,避免因施工占道引發(fā)交通擁堵,。
此外,加強信息發(fā)布,。利用聯(lián)網收費大數據分析,,4月23日,發(fā)布了《2021年“五一”假期河南高速出行提示》,,對假期出游,、出行特點,從通行環(huán)境,、流量預判,、擁堵提示、出行信息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并向公眾發(fā)布,�,!拔逡弧逼陂g,每天6次連線播報高速路況信息,,引導廣大群眾科學規(guī)劃出行路線,,自覺規(guī)避車流高峰。
全省未發(fā)生重大交通安全責任事故和旅客滯留
“五一”假日期間,,全省交通運輸行業(yè)加強值班值守,,毫不放松落實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措施。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在應急指揮大廳實施“聯(lián)合值班,、聯(lián)合調度、聯(lián)合指揮”的工作運行機制,。
全省服務區(qū)全員上崗,,設置文明服務臺,組成志愿服務隊,,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文明周到服務,。儲備充足的食品、商品,、油品等物資,,充分保障客流高峰期間經營所需。增設臨時衛(wèi)生間和保潔人員數量,,加快公共衛(wèi)生的清潔速度,,確保客流高峰期公共場區(qū)衛(wèi)生整潔,。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采取測溫、佩戴口罩等措施,,每天不低于2次對經營區(qū)域進行消殺,。同時,積極關愛幫扶重點旅客,,開通無健康碼通道,,督促各地汽車站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碼”代辦代查、咨詢指引等服務,,為老年人設立優(yōu)先購票窗口,、專用等候區(qū)域或者綠色通道,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在智能化條件下的出行服務,。
另外,,為暢通售票渠道,積極推行互聯(lián)網售票,、微信支付和電子客票等便捷購票方式,,滿足高峰期旅客購票需求。對熱點線路,,采取敞開售票,、流水發(fā)班,、坐滿即走的靈活形式,加快車輛周轉速度,。增加汽車客運站安檢,、驗證通道和人工服務力量,引導旅客有序乘車,,最大程度減少旅客候車時間,。加強與地鐵、公交,、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協(xié)調接駁服務,,科學制定道路客運與公交、鐵路運輸銜接方案,,防止大面積滯留,,暢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