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n.ce.cn/video_info/2021-6-24/1624493974924.json,553,450
這是位于瑞金葉坪村謝氏宗祠附近的一幢簡易民房,三室兩廳的格局,幾張桌子,、幾把算盤……就是在這種簡易的工作環(huán)境,,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辦的國家銀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會議決定建立國家銀行,。
1932年2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瑞金葉坪村宣告成立,,毛澤民任行長,。成立之初,國家銀行包括行長在內只有5名工作人員,,啟動資金僅20萬元,,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銀行”。

國家銀行成立后的首要任務,,就是統(tǒng)一貨幣,,建立獨立的貨幣制度。1932年7月,,國家銀行首批國幣正式開印,,面額包括伍分、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圓5種,半年內合計印刷65.61萬元,。
國家銀行還行使著代理財政金庫的使命,。國家銀行管理得法,經營有方,,在短期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長征前,,總行共設7個科和1個總金庫,,工作人員増加到七八十名。
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開始長征。國家銀行的工作人員編入軍委直屬縱隊15大隊,,組成由一個連護衛(wèi),、幾百人輪流擔著一百多副擔子,抬著黃金,、白銀,、銀元和印鈔票的紙張、機器等設備,、物資的特殊隊伍,。
漫漫征途上,,國家銀行一邊籌款,保證沿路開支,,一邊監(jiān)護好包括金庫金銀現(xiàn)洋等在內的銀行“家底”,。在遵義,國家銀行在十多天內完成了一次“紅軍票”的發(fā)行和回籠,,堪稱貨幣發(fā)行史上的奇跡,。

1935年11月下旬,國家銀行總行與陜甘晉蘇維埃銀行合并,,改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西北分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后,,1937年10月,,國家銀行西北分行改為陜甘寧邊區(qū)銀行,“國家銀行”名稱正式結束,。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的建立,,為鞏固紅色政權、支援革命戰(zhàn)爭,、發(fā)展蘇區(qū)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對中國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金融事業(yè)都具有深遠意義。
出品人:鄭慶東
監(jiān)制:張曙紅
總策劃:陳發(fā)寶 呂立勤
統(tǒng)籌:陳發(fā)寶 李劼
執(zhí)行策劃:童云斐 陳蓉蓉 李丹丹 江藍
解說詞:陳發(fā)寶 李劼 童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