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7年10月19日晚,在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承辦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一位身著黃色西裝的小伙將五星紅旗舉過頭頂,大步邁上了冠軍領獎臺,。他叫楊山巍,,是一名青年汽車修理技工,。在他奪冠的背后,是我國世界技能大賽訓練能力的不斷提升,,也是我國注重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縮影,,更是一代代青年技工攀登高峰的追夢之旅。
來自四川的楊山巍原本打算在家鄉(xiāng)讀書,,但他了解到在上海讀職校不僅就業(yè)選擇多,,還有中本貫通的路徑可以繼續(xù)提升學歷。于是,,他便選擇報考了上海市楊浦職業(yè)技術學校,,走上了“匠人”的道路。
2014年,,楊山巍在學校團隊培養(yǎng)下參加了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并獲得車身修復項目一等獎,,隨后又參加了世界技能大賽上海地區(qū)的選拔賽并獲得個人一等獎、團體優(yōu)勝獎,。雖然在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中失利,,但并沒有改變他對汽車行業(yè)的熱愛。
經過世界技能大賽訓練的考驗,,楊山巍練就了出色的基本功,。憑借扎實的車身修復技術,他畢業(yè)后進入車企工作,,面對各種事故車,,他一邊運用所學,一邊積累經驗,。
轉眼間,,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進入了籌備期。正巧趕上人社部出臺的新政策,,上屆備選選手可以直接入選國家集訓隊,,這一下就讓楊山巍重新燃起了逐夢的熱情�,!安⒉皇撬惺虑槎加械诙螜C會,,我要再搏一回!”于是,,楊山巍辭掉了工作,,全身心投入集訓中。
這次,,楊山巍經歷了400多個晝夜的“魔鬼訓練”,,每天從清晨到深夜,全年無休,除了吃飯睡覺外,,其余時間都在實訓室里艱苦訓練、研究技能,。訓練焊接時,,經常有火花燙穿衣服、燙傷皮膚,,但為了保證訓練效果,,焊接過程不能間斷,火花濺射在皮膚上自然冷卻時,,楊山巍甚至能聞到皮膚被燙焦的味道,;底盤鉆孔訓練時,6小時內鉆上百個孔,,楊山巍一共磨損了300多個鉆頭,,消耗了近千塊打磨片……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最終,,楊山巍在世界技能大賽上完美發(fā)揮,,以絕對優(yōu)勢摘取了桂冠。站在領獎臺上,,他有滿腔情緒想要傾訴,,感恩自己接受了職業(yè)教育,感恩自己碰上了技工的好時代,,更感恩祖國為擁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搭建了展示價值的舞臺,。他一直堅定地認為,“因材施教”的職校生也可以擁有光明的未來,,可以成為專家,、成為社會棟梁。
“現在的職業(yè)教育比我上學時又進步,、成熟了許多,。”楊山巍說,,在多元開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世界標準水平理念的指引下,,職校里的師資力量更加雄厚,授課內容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市場,、貼近企業(yè)。同時,學校里的硬件設施也越來越先進,。如今職校的設施設備對標企業(yè),、對標全國、對標世界,,這讓學生們能夠接觸到最先進的設備,,不論是準備世界技能大賽,還是在未來從業(yè)方面,,這一代“后浪”的專業(yè)度,、成熟度都變得越來越高,競爭力也越來越強,。
目前,,楊山巍所在的團隊主要負責上汽新車型項目launch階段的尺寸調試及質量提升工作。他還擔任了“楊山巍技師工作室”領頭人,,開設了3門培訓課程,,并編撰完成了相關教材,供企業(yè)員工培訓使用,。同時,,楊山巍也成為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的教練,與教練團隊一同幫助我國選手再次奪魁,,用行動傳承匠心,。
“無論時代如何更迭,中國工匠精益求精的傳統(tǒng)不會改變,。無論前路有多曲折,,我國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潮流不會改變�,!睏钌轿≌f,,他要用自己的經歷感召更多人燃起對職業(yè)技術的熱愛,用行動讓我國汽修技術再上新臺階,。
可以預見,,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上將有越來越多年輕中國工匠拔得頭籌,中國技工的“后浪”也將成為引領新時代的新潮流,。 (經濟日報記者 李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