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新春走基層,行業(yè)看前景,。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企業(yè)如何想,?怎樣干,?存在哪些困難,?《經濟日報》自今日起推出“新春走基層·探尋實體經濟發(fā)展動能”欄目,,對煤炭,、鋼鐵、裝備制造,、服裝紡織等重要行業(yè)和企業(yè)進行蹲點調研,,為您帶回來自企業(yè)一線的深度報道,敬請關注,。
歲末年初,,記者來到山東省章丘市埠村街道,聽說有一個名為“有愛火燒”的小店火了,。
這家小店的老板名叫張愛友,,曾經是淄礦集團新升實業(yè)公司下屬的埠村煤礦調度室職工。在埠村煤礦關井閉坑過程中,,張愛友選擇和礦上解除勞動合同,,他愛人也按照規(guī)定內退。
沒了工作的張愛友夫婦決定開個小店鋪,,專賣當地特色小吃——油酥火燒,。“干啥都是頭三腳難踢,,井口上人都走了,,我的火燒只能到小區(qū)里叫賣,�,!睆垚塾颜f,,為了支持他創(chuàng)業(yè),埠村煤礦為他的火燒鋪子制作了微信美篇積極推廣,,這個面積不足40平方米的鋪子一時名聲大噪,,一天收入可達500元。
埠村煤礦始建于1958年,,核定生產能力120萬噸/年,,鼎盛時期下轄3對礦井,從業(yè)人員達8600多人,。自2012年以來,,煤炭行業(yè)形勢嚴峻,成本倒掛突出。埠村煤礦決定實施關井閉坑,,許多煤礦工人處于新的人生“岔路口”:要么留在礦上接受安置,,要么離開煤礦自謀出路。
關井閉坑過程中,,這座有著將近60年歷史的煤礦并沒有把職工直接甩給社會,,而是通過“減員一批、輸出一批,、調劑一批,、退養(yǎng)一批”,平穩(wěn)地解決了去產能中“人到哪里去”的難題,,使許多職工在新崗位,、新征程上更出彩,。
不把礦工當包袱甩
“不少人都覺得,,我完全可以在礦上多耗四五年,然后直接辦退休,。不過,,我還是想借分流安置的機會離開煤礦,按自己的想法出來闖一闖,�,!眲偧安换笾甑闹煅悠綄Α督洕請蟆酚浾哒f。
從1994年參加工作至今,,朱延平已經在埠村煤礦多個崗位工作過,。當埠村煤礦決定關閉最后一對礦井時,朱延平決定離開煤礦自謀出路,。
“我家里的經濟條件還算可以,,完全可以在礦上待著,哪怕工資少一點都沒問題,。不過,,我一直有做餐飲的想法,所以還是主動選擇遞交報告,,解除勞動合同,。”朱延平說,。
離開埠村煤礦后,,朱延平拿出礦上補貼的安置資金與多年的積蓄,拉上自己妹妹,,在當地開起了一家私房菜館,。讓朱延平感動的是,私房菜館開業(yè)時,新升實業(yè)公司的負責人聞訊,,還特意趕來剪彩,。
“我們很多職工在礦上干了二三十年,現在礦上困難了,,他們體諒煤礦,,主動離開,自主創(chuàng)業(yè),。我們絕不能像甩包袱一樣把他們直接甩給社會,。”新升實業(yè)公司黨委書記鄒美元說,。
記者了解到,,埠村煤礦先后關閉了2座生產井口,有400多名職工解除了勞動合同,,選擇二次創(chuàng)業(yè),。為了讓這些員工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更順利,新升實業(yè)公司安排了專人服務,,主動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像我這個小館子,礦上也主動幫著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了包裝推廣,,在當地很快就打出了名氣,。”朱延平說,,飯館開業(yè)以來,,每個月能分紅1萬元左右,約為過去工資的4倍,。
鄒美元告訴記者,,新升實業(yè)公司還與章丘市政府多次協(xié)調,幫助職工進入章丘人才市場,,多次參加章丘市人才招聘,。多家企業(yè)對埠村煤礦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予以優(yōu)先錄用。
記者了解到,,通過采取清理臨時性用工和非在冊用工,、依法與到期井下合同制人員終止勞動合同等措施,埠村煤礦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瘦身健體”,,也為更多有理想,、有創(chuàng)業(yè)激情的員工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在新崗位上發(fā)光
“現在的勞動強度,,比以前在井下的時候小了,,工作環(huán)境好了,衣著干干凈凈,我的思想壓力也小了,,心情自然更加舒暢,。”淄礦集團新升熱電廠職工高承亮說,。
今年47歲的高承亮,,1995年就到埠村煤礦干起了采煤工。只有初中學歷的他,,憑借著勤奮好學走上了安檢員崗位,。
在埠村煤礦關井閉坑中,在采煤一線工作多年的高承亮不得不和自己熟悉的崗位說再見了,。擺在高承亮面前的是兩個選擇:一是繼續(xù)奮戰(zhàn)在采煤一線,,但要外派到陜西、內蒙古等地,;二是安置到當地的其他行業(yè)的崗位上,,但工資收入可能要打不少折扣。
“我都快50歲的人了,,這時候再到外地去,,家里照顧不到,,自己也缺少激情,。”高承亮說,,經過反復權衡還是決定留在當地,。最終,高承亮被安排到了新升熱電廠的汽輪機車間,,負責監(jiān)視機組運行情況,,一個月的工資為2300元,比在礦上時少了將近2000元,。
高承亮告訴記者,,在新的崗位上,自己的職責就是盯好監(jiān)視器,,時刻關注各個指標數據的變動,,確保各項指標數據始終運行在正常區(qū)間。由于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要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生產規(guī)程和專業(yè)知識,,難度不小。
“為了盡快適應崗位需要,,我沒少熬夜看書,、抄筆記,有時候都忘了自己到底是在上班還是在上學�,!备叱辛琳f,。經過一年的努力,高承亮已經基本能夠適應崗位需要,。
鄒美元告訴記者,,礦上有一大批職工年齡比較大,對新知識的學習動力不足,,掌握知識的進度慢,,很難勝任一些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崗位,出現了“本領恐慌”和“抵觸情緒”,。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升實業(yè)公司根據企業(yè)需要和個人意愿,抽調部分原煤線富余人員支援非煤轉型項目和兄弟單位建設,;同時積極開展培訓,,幫助更多職工掌握就業(yè)技能。
原埠村煤礦運搬隊職工張平恩就是培訓項目的受益者,。他告訴記者,,自己原來在埠村煤礦干井下運搬,這個崗位沒啥技術含量,。和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他沒有其他掙錢養(yǎng)家的手藝。在礦上的幫助下,,張平恩參加了章丘市的免費電焊培訓班后,,拿到了電焊工操作證,現在已經在章丘重汽公司找到了新工作,。
“新升實業(yè)時時掛念著我們,,扶上馬還送一程�,!睆埰蕉髡f,,和他一起解除勞動合同的5位好友,也都在新升實業(yè)的幫助下重新上崗,。他們已經度過了短暫的迷茫期,,目前工作生活都很穩(wěn)定。
賣產品轉向賣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為了更好地實現分流安置,,埠村煤礦早做謀劃,通過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早在2014年就組建了山東東辰共贏服務公司和山東東辰共贏物業(yè)公司兩個平臺,,廣泛承接礦井生產,、物業(yè)管理等服務業(yè)務,促進了分流人員的有序安置,。
記者在采訪中遇到了東辰物業(yè)公司經理李強,。1976年出生的李強是一名“礦三代”,爺爺和父親是煤礦工人,,自己上中專時學的就是采煤管理,。2015年,李強已經是埠村煤礦的采煤副總工程師,,月收入能拿到1萬多元,。在分流過程中,李強被安排去物業(yè)公司任職,。
“收入少了一大半,,更要命的是,我就是個‘挖煤的’,,現在讓我干物業(yè),,很多業(yè)務都得從零學起�,!崩顝娬f,,在礦上的時候,需要把安全管理永遠放在第一位,,完成生產指標是其次的�,,F在的工作重心則完全不同,自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更多的是要對外開拓項目,,發(fā)展客戶,,讓公司有好業(yè)績,,才能增強安置分流職工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2015年,,東辰物業(yè)公司開始接納礦上的分流人員。經過一年時間,,現在公司吸納的分流職工已達將近300人,。目前,埠村煤礦共有20余支專業(yè)隊伍1400余人在外“打工”,。其中,,有200多人在周邊社區(qū)、企業(yè)干保安,、做保潔和為食堂配餐,。
在發(fā)展非煤服務業(yè)的同時,,新升實業(yè)公司也在積極發(fā)展生產性服務業(yè),利用煤炭生產積累的管理,、技術,、人才、設備等比較優(yōu)勢,,“轉行”煤炭生產服務,,打造無資源煤炭企業(yè),實現了“由自己生產向給別人提供生產服務”“賣產品向賣服務”的轉變,。
東辰共贏服務公司總經理寇相銀告訴記者,,他們旨在“為礦井單位生產提供保姆式服務”,主要發(fā)展方向就是把原來埠村礦的職工輸出到外地,,為其他煤礦提供煤炭開采的專業(yè)服務,。
記者了解到,埠村煤礦關閉礦井以后,,通過服務公司已經分流了1600多名礦工,。這些煤礦工人被安排到外地,依然奮戰(zhàn)在采煤,、掘進,、機電、通風,、運輸等崗位上,。2016年,盡管服務公司的利潤只有300萬元,,但工人工資性收入將近1億元,。目前,埠村煤礦為省內外10個單位提供煤炭生產綜合服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相關專題:新春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