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澤魯小學,江忠國在上語文課,。
今年53歲的江忠國來自安徽省安慶市,,現(xiàn)在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澤魯小學的一名教師。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后,,他曾在福建,、上海等地做生意。2003年至2005年,,他在安徽銅陵脫產(chǎn)進修,,取得大專學歷。他十分關注家鄉(xiāng)大別山的教育,,曾長期資助安徽金寨兩名貧困學生,。2016年4月,他在網(wǎng)上看到招募令,,出于好奇,,來到了在他心目中十分神秘的大涼山。 “本來計劃做管理工作,,幾個月就走,。但是來了發(fā)現(xiàn)教師人手非常短缺,就一直留下來教書了,�,!眮淼酱鬀錾胶螅刻祚v扎在學校里,,一次都未回過家,。“學校實行寄宿制,,周末甚至寒暑假都有學生,,需要有老師照顧孩子�,!爆F(xiàn)在,,他除了教語文,也負責學生食宿等管理工作,。 阿布澤魯小學位于大涼山腹地的貧困縣——布拖縣,,約80%的學生來自雙孤、單親,、留守或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江忠國對他們來講不僅是老師,,也是半個父親。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要顧及,,還常常自己掏錢為他們購買食品和衣物,,不少學生親切地叫他“阿大”(彝語中爸爸的意思)。江忠國說,,他打算在大涼山駐守下去,,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新華社記者 李夢馨 攝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