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11點左右,,周女士第二次來到安岳縣城楊家灣的一家水果店,確認過身份后,,水果店老板陶女士將4500元轉回周女士的微信,。
原來,,7月26日,周女士通過掃碼轉賬的方式,,向水果店老板陶女士兌換500元現(xiàn)金,,不小心轉成了5000元,雙方當時都沒注意,。直到晚上,,陶女士查賬時發(fā)現(xiàn)多了4500元。隨后,,陶女士在朋友圈發(fā)布“尋人啟事”,,第二天終于找到了粗心的顧客周女士,退還了其多支付的4500元,。
水果店賬面多出4500元 原是顧客轉賬多按一個0
7月26日晚上,,在安岳縣城楊家灣開水果店的陶女士查賬,發(fā)現(xiàn)銀行卡上多出4500元,,這是哪來的呢,?恰好,店里前幾天剛剛裝好監(jiān)控設備,,陶女士查找視頻,,回憶起了端倪。
原來,,7月26日上午8點多,,店里來了兩位顧客,,其中一位穿白色衣服的女顧客購買了1個紅包,并提出想用微信轉賬的方式,,向陶女士換500元現(xiàn)金,。陶女士同意了,顧客就自行掃描了店里的收款二維碼轉賬,,因為忙著給其他顧客稱裝水果,陶女士也沒注意轉賬信息,,直到晚上查賬時發(fā)現(xiàn)異常,,這才推測出,應該是白衣顧客轉賬時錯將500元轉成了5000元,。
可是這位顧客看上去眼生,,應該是第一次來店里,也沒有聯(lián)系方式,,陶女士想了想,,在朋友圈發(fā)布了一條情況說明,,并附上了監(jiān)控視頻截圖,,希望能通過朋友圈找到這位顧客,將多余的錢退還給她,。
“現(xiàn)在網(wǎng)絡那么發(fā)達,,可以通過朋友圈、抖音這些網(wǎng)絡平臺來尋找這個人嘛,�,!碧张扛嬖V記者,她當時也沒想到要報警,,因為平時添加了買水果的客人,,想著可能會有人認識,所以就發(fā)了個朋友圈來尋找,。
粗心顧客渾然不覺
接到朋友電話才知轉錯了賬
7月26日晚,,陶女士尋找失主的消息通過朋友圈不斷被轉發(fā),第二天上午9點多,,陶女士的一位同學發(fā)來消息,,表示監(jiān)控視頻里的失主像是自己朋友。隨后,,這位同學打電話告知了失主周女士,,周女士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在前一天轉錯了賬,。
7月27日上午10點多,,陶女士接到了周女士的電話,,雙方約定,周女士到店確認身份后,,陶女士退還多支付的4500元,。
上午11點半左右,周女士接兒子放學后趕到了店里,,通過微信轉賬記錄和監(jiān)控視頻,,核實了轉賬失誤的事實和失主身份,陶女士當場加了周女士的微信,,將多支付的4500元歸還,,收到錢后,失主對陶女士連說了好幾句感謝,,同時也對自己的粗心大意表示懊悔,。
7月30日,記者聯(lián)系上了失主周女士,,周女士說,,那天她和哥哥一起去親戚家,哥哥在水果店買水果,,她就順便在店里換了500元現(xiàn)金,。當時比較急,不小心轉成5000元,,也沒發(fā)現(xiàn),,直到朋友聯(lián)系時才知道,“當時很感動啊,,老板專門發(fā)朋友圈,,滿世界地找我�,!敝芘扛嬖V記者,,自己當時有事,忙得沒注意到自己多轉了錢,。
周女士表示,,經(jīng)過這件事,她和陶女士成了朋友,,加上告知她轉賬失誤的那位朋友,,3個人還約定一起聚一聚,表示對陶女士的感謝,。
陶女士告訴記者,,其實2019年也發(fā)生過類似事件,一位50多歲的阿姨在店里買水果,,錯將53元轉成了530元,,不過當時店內沒有監(jiān)控,,即使同樣發(fā)了朋友圈找人,但遲遲未有結果,,“當時只有轉賬記錄,,找人太難了”。如今,,這條朋友圈還留在陶女士丈夫的微信里,,希望這位失主能看到新聞,確認身份后,,會馬上退還多支付的錢,。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實習生 沈佳妍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