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終一生”“偏毫厘不敢安”“千萬錘成一器”……在這個“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無數(shù)勞動者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懷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增強國之能,,以匠心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在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千錘百煉”鑄就鋼鐵人生
巡查產線設備,,保證生產設備運行良好,;跟蹤當天2300產線的重點生產品種、工藝執(zhí)行和操作紀律情況,,確保產品達標……5月1日7時30分,,全國勞動模范郭鵬準時來到鞍鋼集團本鋼板材熱軋廠2300生產線的崗位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1997年,,郭鵬從本鋼技校畢業(yè)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熱連軋廠,,成為一名學徒工,。“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干好,。”剛滿19歲的郭鵬望著火紅的千米軋制線,,立志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軋鋼工人,。
為盡快掌握軋鋼技術,郭鵬白天虛心向師傅時速德請教,,晚上回家琢磨各種軋鋼操作手法,。半年后,他就可以獨立操作設備了,。3年后,,在本鋼集團卷取工技能大賽中,他一舉奪魁,。
“參加工作后,,我堅持半工半讀11年。如果理論跟不上,就不能真正掌握生產奧秘,�,!被貞浧疬^去24小時學校、工廠輪轉的日子,,郭鵬慶幸自己當時的堅持,。
“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只要軋制線上出現(xiàn)問題,,半小時內肯定趕到現(xiàn)場,。”郭鵬說,,“黨員要走在前,、干在前,凡事比別人多做一些,、做好一些,。”
2018年,,郭鵬負責2300生產線增產提效項目,。他提出更改粗軋區(qū)域物料跟蹤控制方法,增加定寬機防碰撞功能,。經過攻關,,軋制能力由之前的28塊/小時,提高到34塊/小時,。2019年,,企業(yè)在未投入一分錢改造資金的情況下,全年增產10萬噸,。
當前,,郭鵬總結編寫的60多項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已成為大家的“寶典”,;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郭鵬技能大師工作站”,,也成了鍛造團隊、提升整體技術水平的載體,。
“師傅是我心中的‘天花板’,,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去了很快就能找到癥結,�,!蓖降軝栳铝兆院赖卣f。
破解汽輪機技術難題的“密鑰”
5月1日,,全國勞動模范,、華電能源牡丹江第二發(fā)電廠燃料檢修車間負責人金振宇手持手電筒,,穿梭在輸煤皮帶與落煤管之間,時而彎腰檢查皮帶磨損情況,,時而仰頭查看落煤管焊縫,,手中的測溫儀、測振儀快速記錄數(shù)據(jù)……
作為汽輪機專業(yè)的“全科醫(yī)生”,,金振宇辦公桌上整齊碼放著42本檢修筆記,,泛黃的紙頁上畫滿了汽輪機零部件的手繪草圖,不同工況下的參數(shù)波動曲線被精準地標注出來,。這些凝結著24年一線檢修工作經驗的“設備檔案”,是他破解技術難題的“密鑰”,。
2022年夏,,炙熱的天氣導致真空泵因工作水溫度過高頻繁跳閘。金振宇帶領班組每15分鐘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繪制詳細的“溫度——效率”曲線,,設計制冷裝置,圖紙修改17版,,零件調試上百次,,研發(fā)出的解決方案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成為全國同類機組標配改造方案,。
“設備不會因個人情況降低標準,,安全生產容不得半點妥協(xié)�,!边@是他對自己的嚴苛,,更是對團隊始終如一的標準。
2024年,,金振宇入選華電集團工程碩博士導師團隊,。他堅持“現(xiàn)場即課堂”,手把手演示軸承振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調試過程,;將近百個檢修案例編成《現(xiàn)場實操手冊》,。
“設備檢修沒有捷徑,只有把每個零部件的‘脾氣秉性’摸透,,才能算入了門,。”他常對學生說,。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多名徒弟成長為技術骨干。
創(chuàng)新照亮能源報國璀璨征程
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中油氣礦科研一線,,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她時而研究技術圖紙,,時而與團隊討論,,時而深入井站實踐。她就是全國勞動模范,、川中油氣礦信息科技部主任代娟,。
2008年,代娟研究生畢業(yè)后,,入職川中油氣礦勘探開發(fā)研究所,,成為一名技術人員。彼時,,擴磨溪,、戰(zhàn)廣安、征合川,,川中大地油氣勘探如火如荼,。
針對井下節(jié)流器易失效、難打撈等傳統(tǒng)技術難題,,她從工具的設計,、制圖、加工,、選材,、驗收、室內試驗,、現(xiàn)場試驗,,全過程把控,完成工藝工具的數(shù)次更新迭代,,推動傳統(tǒng)采氣工藝創(chuàng)新轉型,,實現(xiàn)氣井無人值守,自主實施1000井次,,節(jié)約維護費用3000余萬元,。
2017年,面對油氣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趨勢,,代娟從工藝領域跨界到信息技術,。“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思維的轉換,。”她說,。
參與建成540座數(shù)字化井站,,將用工總量降低至傳統(tǒng)模式的 30%;建成視頻智能分析,、智能清管,、數(shù)字孿生油氣管道,、機器人巡檢、無人機巡線等智能化應用,,主導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升級,,獲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一系列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
2022年以來,,作為科技管理者,,代娟牽頭168項科技攻關,支撐了礦區(qū)新增天然氣三級地質儲量,,實現(xiàn)了生產站場的站均用工下降,,使得收入與利潤刷新歷史最好記錄;依托“代娟工作室”,,讓年輕人成長成才,,激發(fā)出每個團隊人員潛能……
如今,代娟依然奔波在井站與實驗室之間,。“油氣是國家的‘命脈’,,我的任務就是讓這條‘命脈’更強勁有力,。”她說,。
搞水電的人一定要到一線去
在青�,,敔枔跛娬荆倳吹饺珖鴦趧幽7�,、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公司瑪爾擋分公司生產技術部主任王宇的身影,。作為保障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守護官,他一直在研新,、排故,、破困的路上勇往直前。
2021年9月,,王宇主動請纓到海拔3300米,、冬季氣溫達零下30攝氏度左右的瑪爾擋水電站去�,!案闼姷娜�,,就是要到一線去�,!边@位當時已經干了15年水電的人想法很簡單,。
此時,距離瑪爾擋水電站下閘蓄水這一重要工程節(jié)點目標只有一年時間,。王宇統(tǒng)籌安排機電安裝與土建施工的工期,,通過采取搭棚子,、架爐子、蓋被子等防護措施,,將兩個冬季工期延長了8個多月,,為電站下閘蓄水贏得了施工時間。2023年11月14日,,瑪爾擋水電站成功實現(xiàn)下閘蓄水,。
隨后,他帶領施工單位完成了該水電站首臺機組定子鐵芯的疊片工序,。經驗收,,定子、轉子圓度分別為0.42毫米,、0.53毫米,,機組滿負荷狀振動擺度均在0.08毫米以內,鐵芯圓柱度最大偏差為0.47毫米,,安裝質量國內一流,。
2024年是瑪爾擋水電站實現(xiàn)“一年五投”目標的關鍵之年。從尾水充水到首次啟動到同期并網再到機組進入72小時試運行,,再到最后一臺機組并網發(fā)電,,他見證著瑪爾擋水電站的蝶變。
從基層技術員到水電建設統(tǒng)籌者,,再到保障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守護官,,18年來,王宇用匠心詮釋著“擇一事終一生”的信念,。
勇攀化學裝備技術“高峰”
“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前后,,中國化學裝備科技公司上海智能高端裝備生產基地現(xiàn)場一片繁忙景象,6臺復合橡膠擠出機組正在裝配,。該系列產品是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其研發(fā)者就是全國勞動模范陳憶琳。
“技術無小事,,每一個細節(jié)都會決定最終產品的成敗和質量,。”工作18年,,陳憶琳研發(fā)出國內首臺套“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研發(fā)出全球首臺套“3200mm寬幅擠出壓延生產線”,以“0.01毫米的精度”“進口成本60%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國內高端橡機從依賴進口到制定國際標準再到出口國外的躍遷,。
“新產品開發(fā)要敢于亮劍�,!标悜浟照f,。在研制“全鋼胎圈四合一”集成工藝成套裝備時,,他帶著團隊經歷了20次整改測試,最終實現(xiàn)了效率提升三倍,、毫秒級同步率旋轉以及全伺服定位達到頭發(fā)絲1/10的精度,,已在國內數(shù)十個輪胎企業(yè)得到了應用。
從一名基層技術員到參與我國首條規(guī)�,;裼煤娇蛰喬ドa線的研制,,主持研發(fā)的大型薄膜平行雙螺桿擠出機被列入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作為一名技術帶頭人,他正帶領團隊成員向“塑料機械金字塔的明珠”——BOPX雙向拉伸膜生產線發(fā)起沖擊,,讓更多的中國化學裝備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