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月28日消息(記者王志勇 賈立梁)據(jù)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天津市武清區(qū)河西務鎮(zhèn)三街村黨支部書記王洪旗,,近二十年來扎根農村,,敢擔當、勇作為,,處處為群眾解難題、謀福利,,用勤勞和智慧描繪出一幅美麗鄉(xiāng)村的畫卷,。2018-1-28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三街村黨支部書記王洪旗:我們把好地給大家分了,,每個人半畝地。有錢了,,就給大伙發(fā)福利了……
2001年王洪旗當選村支書,,三街村還是一個臟亂差的窮村——耕地少、企業(yè)少,、大量的村民都在外打工經商,。王洪旗注意到村里的耕地長期無人耕種,他將土地進行了區(qū)域劃分,,制定了流轉與自種結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光是土地流轉每年就為集體創(chuàng)收達17萬元。
王洪旗:慢慢的村里也有收入了,,老百姓看著有奔頭了,。就對黨支部、村委會啊這些方面的工作也就支持了,。說泄氣話的少了,,鼓勁的多了。
有了穩(wěn)定的集體收入,,王洪旗開始大刀闊斧地提升村內環(huán)境,。在擔任村支書的十幾年里,他先后為村里改造了道路,、挖掘了灌溉井,,還增加了一臺300千瓦的變壓器。眼看一年里最冷的幾天就要來了,,王洪旗又開始走家入戶,。看看各家煤改電取暖后,,家里的溫度夠不夠暖,。
村民趙秀英:這個書記,誰家有什么事了都去,,就是什么事都想的到,。
在王洪旗看來,國家實施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讓自己趕上了好的時候,,隨著越來越多好政策支撐,,生活會越來越有奔頭。
王洪旗:如果說這個河西務這代人要艱苦奮斗十年,,能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水青山,。把黨的政策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一定會給農業(yè),、農村,、農民創(chuàng)造一個非常美好前景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