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蘭州9月24日電 (記者 崔琳)9月23日“秋分”這一天,,晝夜時間均等,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白天夜晚各12個小時,;氣候由熱轉涼,,上半年的溫熱以及暑熱,,開始轉向寒涼。敦煌研究院當日解析壁畫上的秋分之日表示,,秋涼的到來,,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格外緊張,,且民間有“送秋牛”的風俗,。

圖為莫高窟第117窟盛唐耕牛,。 敦煌研究院供圖
敦煌研究院解讀,這里的秋牛所指不是送秋天的牛,,而是送“秋牛圖”,。這一天,,巧言善唱的民間高手,,帶著提前準備好的秋牛圖(即印有農夫耕田圖樣以及全年節(jié)氣的二開紅紙或黃紙),開始一天的“送�,!币约啊八W炱ぁ惫ぷ鳌�
每到一家,,“秋官”便和這家人說上些農耕相關的吉祥話,,再加上在各家見到的不同情形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又有田園靠天吃飯的共性,,又有農家繽紛生活的個性。說到歡喜處,,主人給賞錢,。

圖為榆林窟第25窟中唐二牛抬杠,。 敦煌研究院供圖
“為什么不是其他動物,,偏偏是牛呢?”敦煌研究院解讀說,,遠至封建社會,近至當今生活,,牛都是農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役畜,,勤勉耕耘,助臂農事,,是無可厚非的農耕主力。加之牛性格寬和,,執(zhí)著篤定,,能夠無怨無悔為人服務,,和其他動物和睦相處,,被廣泛贊頌,。
為此,牛作為備受農人喜愛的生靈,,在這一天占得中心位置,,長久而穩(wěn)固地停留在我們的傳統(tǒng)記憶中。在敦煌壁畫中亦描繪了形形色色的“�,!敝巧纾耗呖叩�360窟中唐白牛,,莫高窟第117窟盛唐耕牛,,再如榆林窟第25窟中唐二牛抬杠,,莫高窟第249窟西魏受驚的野牛,,使得牛在敦煌的動物世界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圖為莫高窟第61窟繪有“黃道十二宮”,即今天的十二星座,。敦煌研究院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莫高窟第61窟還繪有“黃道十二宮”,,即今天的十二星座。繪在熾盛光佛東側的便是金牛宮,,圓形星宮中的金牛緩緩踱步,,面似有虔誠微笑。
今年起,,“秋分”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這也是第一個國家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jié)日,。敦煌研究院解析稱,這是一個讓人欣慰和高興的節(jié)日,,喜悅的不只是忙于田間地頭的農人,,牛也迎來了一年中的“休閑時間”。牛的長久陪伴,,已經(jīng)超越了一般物象,,敦厚忠誠而樸實溫暖、勤勉勞作而默默無聞的精神贏得了我們的無限信任,,楔入了我們的性格底色當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