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含有致癌物:無依據斷定含量存在致癌風險
熱點概況
2012年6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稱浙江紹興的兩款黃酒中含有2A類可疑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簡稱“EC”),,每千克0.2mg至0.26mg,。浙江古越龍山公司董事會秘書周娟英稱,,所有發(fā)酵酒類飲品中均含有EC,,黃酒是酒類當中含量較低的,不會致癌,。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媒體報道的古越龍山、塔牌等3款酒中的EC含量遠低于歐盟國家及其他國家水果白蘭地酒的限量標準,,消費者可放心飲用,。
專家觀點
氨基甲酸乙酯(簡稱,EC)是廣泛存在于發(fā)酵食品中的一種代謝副產物,。近年來,,世界衛(wèi)生組織雖將氨基甲酸乙酯列入可疑致癌物質2A等級。但針對食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正處于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階段,,尚未制定相關限量標準。世界各國飲料酒中均普遍存在氨基甲酸乙酯,,根據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JECFA)的風險評估結論,,由于飲酒而產生的暴露邊界比(MOE)尚未達到優(yōu)先控制的致癌物名單。我國黃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污染水平與國際上其他發(fā)酵酒相當,。
2011年,《發(fā)酵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限量標準》和《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檢測方法》已列入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計劃,,并同期開展《黃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控制措施指南》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在相關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和限量標準正式頒布之前,,僅以檢測到酒中含有氨基甲酸乙酯來評價黃酒是否存在致癌風險是不科學的,。
結論
黃酒中的確含有氨基甲酸乙酯。然而,,目前尚無根據判定黃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是否存在潛在致癌風險,,因此,為非食品安全事件,�,!�
今麥郎“酸價門”:檢驗機構無檢驗資質并聲明無效
熱點概況
2012年7月11日,河南省工商部門在對方便面食品的例行抽查中,,發(fā)現今麥郎公司生產的“一元王香辣牛肉面”,、“今野拉面”方便面均被檢測為酸價超標,導致今麥郎對該批次產品緊急全面召回,�,!氨黄厮醿r超標后,今麥郎公司表示向有關部門申請復檢,,三門峽市工商局稱,,廠家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提出申請復檢,已視為自動放棄�,!保�7月23日,,今麥郎正式發(fā)表公告回應:今麥郎將同批次產品從市場收回并送至國家糧油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檢驗,其檢驗結果全部合格,。時隔不久,,三門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表聲明,承認其自身方便面酸價指標檢測資質認證不全,,此前對今麥郎方便面的三份檢測報告予以收回并聲明無效,同時對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表示道歉,。
特約專家
元曉梅教授級高工
國家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副主任
專家觀點
檢驗機構必須依法從事食品檢驗活動,。《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guī)定取得資質認定后,,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guī)范,,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規(guī)定�,!�
質量監(jiān)督部門須依法組織食品檢驗活動,。《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縣級以上質量監(jiān)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在執(zhí)法工作中需要對食品進行檢驗的,應當委托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并支付相關費用,。對檢驗結論有異議的,可以依法進行復檢,�,!�
結論 檢驗機構收回檢驗報告并聲明無效,非食品安全事件,。
(責任編輯:張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