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昨天舉辦“控鋁促健康”開放日活動,。記者獲悉,,雖然饅頭,、油條和面條等面制品是鋁的主要來源,,但7-14歲兒童吃進去的鋁主要來自膨化食品。
據(jù)了解,,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等五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調整,,從今年7月1日起,部分含鋁添加劑不得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chǎn),,饅頭,、發(fā)糕等部分面制品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三部副主任張儉波表示,,此次調整是因為國際上降低了鋁的健康指導值,而且也是風險評估的結果,,重點是控制面制品和膨化食品中鋁的含量,,此次修訂將大大降低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水平。
據(jù)專家介紹,,JECFA制定了鋁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PTWI)為2毫克每公斤體重,,這相當于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進去120毫克鋁不會導致鋁的蓄積并引起健康損害。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吃進去的鋁按平均值算,,低于JECFA提出的參考值(PTWI),但14歲以下兒童以及一些經(jīng)常食用鋁含量較高食物的消費者,,吃進去的鋁較多,,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其中饅頭,、油條和面條等面制品是鋁的主要來源,,但7-14歲兒童吃進去的鋁主要來自膨化食品。專家稱,,兒童少吃一袋(60克)薯條薯片類膨化食品,,鋁攝入量能減少0.07毫克每公斤體重。(記者袁國禮張然)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