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晚,,由經濟日報主辦,,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聯(lián)合承辦的2019“兩會議食廳”活動在北京舉行,。圖為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奈安生態(tài)治理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黨永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 “施肥會造成土壤板結,、酸化,,難免造成農產品品質下降,。進入新時代后,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土壤,?”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奈安生態(tài)治理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黨永富在今日舉行的兩會議食廳上提出了他的見解。
“從1988年我們家使用除草劑的時候開始,,我就對除草劑感覺到不信任,,感覺除草劑把草打死了,會不會把我的莊稼也打死,?”帶著這個疑問,,黨永富在家里的自留地做了個試驗。他用6分地手工除草,,6分地化學除草,,結果發(fā)現(xiàn)除草劑對農作物有抑制作用,會使農作物減產,。不但如此,,雖然除草劑給農民解決了除草的大問題,,但會帶來土壤污染等副作用。
“化肥農藥能少用就少用,,能替代就替代,。”黨永富說,,他用植物源和高分子材料防病防蟲之后,,一年可以給一個縣減少150噸化肥農藥在土壤的污染。因此他提倡盡量避免對種子使用農藥,。
同樣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的還有化肥,。黨永富認為,施肥造成土壤板結,、酸化,,難免造成農產品品質下降。由于我們所攝取的礦物營養(yǎng)要經過土壤到植物再進入人體的過程,,要保證食品安全就要從土壤安全抓起,。他希望可以借用德國工程過程管理的理念,提倡科技創(chuàng)新,,制定相關標準來支撐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