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日訊(記者劉瀟瀟 李冬陽) 蔬菜作為健康食品備受人們青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人們每天要吃300-500g蔬菜,。然而,,最近網上流傳“甲醛菜”的說法,,說菜市場中有很多蔬菜里都有很多甲醛,常見的如娃娃菜、大白菜,、金針菇,,甚至蓮藕、雞爪,、腐竹等,,統統都有甲醛,傷肝腎還致癌,。有網友吐槽:“聽了這些,,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真的存在“甲醛菜”嗎,?食物中的甲醛有多大風險?怎樣吃菜更安全,?
“甲醛菜”真的存在嗎,?
有流言說:“不良商家為了使娃娃菜、海鮮能儲存時間更久,、防止腐敗而加入甲醛,;不良商家為了讓面條、粉絲,、腐竹,、雞爪、蓮藕,、金針菇等食物更白而用甲醛,。”面對這些流言,,其實無須理會,,原因有三:
一、我國早就公布了《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其中就包括了甲醛,,明令禁止將工業(yè)甲醛用于食品加工中。如果有不良商家違法使用甲醛,,那么將會受到法律制裁,。
據媒體報道,成都市青白江區(qū)人民法院曾經審理了一起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甲醛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案件。兩名被告人為讓血旺長久保鮮,,而在其中非法添加國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甲醛,,最終被判處一年四個月至三年的有期徒刑,。
二、現在食品加工技術進步了,,防腐,、漂白的處理方法有很多,而甲醛還有很大的刺激氣味,,很容易被發(fā)現,,若使用還要冒著巨大的違法風險,所以,,商家大可不必違法使用甲醛,。
三、萬一真的有人違法使用甲醛處理食物呢,?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阮光鋒認為,,即使真的有用甲醛,殘留量也非常低,。一般說來,,在食物中應用甲醛時,濃度0.1%左右的甲醛溶液就可以達到防腐的效果,,而且甲醛是一種極易揮發(fā)的物質,,正常情況下,在運輸,、儲存以及烹飪的過程中都會飛到空氣中,殘留量非常低,。因此,,大家不用太害怕。
食物中天然含有甲醛嗎,?
實際上,,在許多食物內天然含有甲醛。有數據顯示,,蘋果每千克含有甲醛6.3-22.3毫克,,牛肉、豬肉,、羊肉及禽肉每千克含有甲醛2.5-20毫克,,冬菇(干/新鮮)每千克含有甲醛100-406/6-54.4毫克。
大部分有生命的生物都含有少量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甲醛,。甲醛天然存在于大部分食物,,包括水果及蔬菜 (例如梨、蘋果,、蔥),、肉類,、魚類(例如九肚魚、鱈魚),、甲殼類動物,,干菌類等,含量可達每公斤300至400毫克,。
通過食物攝入甲醛有多大風險,?
阮光鋒表示,甲醛雖然是一種“致癌物”,,但甲醛的危害產生主要在于“吸入”,,通過食物攝入甲醛產生危害的風險比較小,不必恐慌,。阮光鋒特別提醒,,雖然吃下少量甲醛不會造成急性中毒,但是吃下大量甲醛可能導致急性中毒,,嚴重的話可能導致腹痛,、嘔吐、昏迷,、腎臟受損或死亡,。
有報道顯示,人誤服福爾馬林溶液的致死劑量是10-20毫升,,按濃度40%計算,,就是相當于喝下4000到8000毫克的甲醛。就劑量來說,,大多數人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如此高濃度的甲醛,,而食物中甲醛含量通常不會達到這種劑量。
如果是長期低量攝入甲醛,,會不會有危害呢,?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通過吸入攝入甲醛,,比如:新房,,按照普通的室內裝修標準,甲醛濃度控制在每立方米0.1毫克就是合格的,。
阮光鋒表示,,一般而言,當濃度高于每立方米0.06毫克時(每立方米空氣的重量是1.29千克),,人們就能感覺到甲醛的存在了,,如果在食物上使用了的甲醛溶液,一下子就會被鼻子分辨出來,。
從數據看,,低于合格標準的甲醛,,人就能分辨出來,那么,,大部分消費者就能夠主動防范超標甲醛的攝入,,從而也就可以主動避免長期低量攝入甲醛。
“安全吃菜”的四個小妙招
如何吃菜時規(guī)避或減少甲醛帶來的影響,?阮光鋒表示,,甲醛在高溫時很容易揮發(fā),一般來說,,在運輸貯存和烹飪過程中,,都會趕走甲醛,所以也沒有必要因為恐慌而放棄這些健康的食物,。如果對買到的食物不放心,,擔心上面有甲醛,那么,,可以通過以下四個小妙招降低風險,。
(1)正規(guī)渠道購買,。盡量去正規(guī)的超市和市場購買蔬菜,,這樣買到違法使用甲醛浸泡的蔬菜的幾率會小一些。
�,。�2)用水清洗,。因為甲醛極易溶于水,很容易被水清洗掉,。
�,。�3)烹調熟透。由于烹煮產生的熱力有助去除甲醛,,因此建議煮熟食物。
�,。�4)飲食多樣化,。日常飲食也盡量保持均衡飲食,這樣也不用過分擔心從食物中攝入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