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重慶江湖氣重,很多人到重慶吃火鍋也都喜歡找蒼蠅館子,,但這只是多面重慶的一面,。
曾做了8年小學(xué)老師的李春艷,就在南山上,,從6張桌子開始,,通過近二十年時間,建起了占地200余畝鮮龍井“火鍋公園”,,并將引入介紹重慶文化的實景演藝,。
《洪波高端訪談》周刊
欄目策劃/主持 :陳洪波(紅餐網(wǎng)創(chuàng)始人)
![]()
外地游客所知的重慶南山,可能是眺望渝中半島的觀景點;對人文歷史愛好者而言,,這里有重慶為陪都時興建的各類消夏建筑,,蔣介石的云岫樓,宋美齡的松廳,,馬歇爾的草亭,,美國顧問團住宿的蓮青樓……;而對現(xiàn)在很多重慶人來說,這里藏著不少美食,,特別是悶熱的夏天,,到山上就餐,,既比山下城區(qū)舒適,,又能觀景。
而南山黃桷埡,,相對于擁有街道,、大中學(xué)校、商業(yè)中心的南山其他地方,,這里保存著昔日“農(nóng)村”的樣貌,。可謂城市中的郊野公園,。
就在這里,,坐落著一家以“荷塘月色”聞名,占地200余畝,,擁有600余張桌子的火鍋公園——鮮龍井,。
李春艷談鮮龍井的情景式火鍋公園

1
愛吃火鍋,
小學(xué)老師開起了火鍋店
李春艷的家就在重慶南山黃桷埡,大學(xué)畢業(yè)后,,她成為了一個小學(xué)老師,但8年后李春艷感受到了來自自己嗓子的抗議,,用嗓過度一直困擾著她,。她開始萌生退意。
李春艷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女孩,,吃著火鍋長大,,小時候辦家家酒玩的都是做火鍋,火鍋于她而言已經(jīng)不僅是種吃食,,更有著深層的情感,,“其實在我心里,一直有個夢想,,就是開個火鍋店”,,相比于順應(yīng)父母的心意,做個工作穩(wěn)定,、適合女孩的老師,她更希望有家自己的火鍋店,。
正巧這時有個朋友愿意和她合伙,,李春艷真正開始將夢想付諸現(xiàn)實。找門面,、找炒料師傅,、找服務(wù)員……2002年,在老家黃桷埡,,李春艷的火鍋店開張了,,借黃桷埡一口老水井的名字,取名龍井鮮(后因商標注冊原因定名鮮龍井),,僅有6張桌子,。她也不顧父母反對,正式辭掉了教師的工作,,當(dāng)起了火鍋店的專職老板娘,。
然而現(xiàn)實終究不是小女孩幼年的家家酒,前幾個月,,雖然有朋友,、周圍鄰居幫襯,但生意一直不好,,合伙的朋友也選擇了止損退出,。
李春艷卻不甘心,四處取經(jīng)。全重慶去找好吃的火鍋,,一家家店地試,,去拜訪很多火鍋店的老板�,!耙郧俺曰疱佒粫X得,,哎呀,這個好好吃,。但怎么好吃,,為什么好吃,是不會去細想的,�,!碑�(dāng)一個吃貨變?yōu)榛疱伒昀习澹瑓s能更快領(lǐng)悟各種原料之間的搭配,,“這時候我才知道為什么有些火鍋吃到后面會發(fā)苦,,就是花椒沒用好�,!痹趪L試很多種花椒后,,李春艷最終選定了茂汶椒,“雖然它長得沒有大紅袍好看,,但它久煮不會發(fā)苦”,。
之后李春艷又帶著炒料師傅,一點點去試辣椒,,哪些辣椒增香,,哪些提色,哪些增辣,,李春艷都門兒清,,“當(dāng)我們試到最后成型的口味,顧客就說,,對,,就是這個味!”李春艷也終于從一個火鍋迷,成了一個合格的火鍋老板,。
除了底料,,李春艷也進一步保證菜品的新鮮,“那時交通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很多山下的客人愿意到南山上來,,就為了吃個新鮮”,因為南山上農(nóng)戶較多,,李春艷都選擇每天到農(nóng)家收菜,,保證菜品的原生態(tài),。鮮龍井的生意也開始逐漸火爆。
而鮮龍井的真正火爆是2003年非典之后,。因為鮮龍井本就在南山上,,空氣好,而且門店外有一個空地,,再外面就是荷塘,,客人都喜歡讓服務(wù)員把桌子搬到外面去吃,“他覺得在戶外就不是密閉的空間,,一是非典的影響小,二是那種感覺特別好,�,!�
非典之后,很多重慶人都知道,,南山上有個好吃的火鍋,,風(fēng)景也很好�,!澳莻時候味道好,,真的是天然的營銷,顧客帶顧客”,,當(dāng)生意好起來,,鮮龍井的桌子不夠了,“我們就加一張兩張地加,,后來等我反應(yīng)過來,我們已經(jīng)有二十多張桌子了,,有時候還要等位,。”
2
洞察顧客需求,,
一步步擴建出200余畝火鍋公園
就這樣,,李春艷也過了幾年相對“悠閑”的日子。直到2008年,。
“那時我們周邊起來了幾家火鍋,,客人就有一點流失了”,鮮龍井作為南山上的老店,,有些招架不住,。
“餐飲我知道,一旦下滑下去,,再起來就很難”,,這時的李春艷真實地感受到了后面有人追趕的危機,,“那時候我們才知道,什么叫用心地來想火鍋到底怎么做,,而不是把店開出來就行”,。
李春艷開始分析,之前為什么客人喜歡來鮮龍井,,現(xiàn)在為什么有些客人會選擇其他火鍋店,。李春艷的答案是,“一個餐廳你要有主題,,要有特色�,!�
除了味道,、菜品,,鮮龍井最大的特色,,就是那塊荷塘。山下的客人在私家車尚不普及的時候,,不惜打車,、坐公交到南山上來吃火鍋,除了味道,,就是環(huán)境,。“客人來最喜歡的就是荷塘邊的桌子”,,常有客人打電話來,,就為訂一個荷塘邊的景觀位。
危機之時,,李春艷才想明白,,就應(yīng)該把這個點做深、做透,�,!拔覀兙桶押商磷鳛樘厣⒘咙c來擴大,�,!背俗约议T前的空地,李春艷又租下了周圍幾家農(nóng)戶的禾田,,只在禾田周圍加上了長廊,、桌子,盡可能地保留了原生狀態(tài),。
擴建后的鮮龍井,,不再是“南山上有家火鍋”,,而是有“荷塘月色”的那家火鍋,生意又逐漸好起來,。
又過了一段時間,,已經(jīng)學(xué)會去思考怎樣經(jīng)營好火鍋的李春艷覺得,不行,,讓客人大老遠跑一趟,,就吃個火鍋,怎么都有點意猶未盡,,“好不容易上一趟山,,就吃個火鍋,吃完就走,,這個價值會打折扣,。”
于是李春艷開始了鮮龍井的再次拓展,,這次不是簡單地拓展空間,,而是拓展娛樂活動,。
麻將、紙牌等必不可少,,塘邊釣魚也是多備幾根釣竿的事,。同時由于鮮龍井的環(huán)境很好,不少顧客到這兒是家庭聚會,,所以李春艷在場地中又設(shè)置了兒童娛樂設(shè)施,,“后來好多客人都說,,到這兒不像是來吃飯的,,像是來逛公園的,�,!�
后來她又發(fā)現(xiàn)鮮龍井會接待不少公司聚餐,,便專門搭建了水榭,、舞臺,晚上還可以燃起篝火,,這讓很多公司將一些會議,、大型活動從星級酒店,,搬到了鮮龍井,。就在我們采訪前一天,,鮮龍井剛服務(wù)完福特的千人火鍋宴,同時也是福特銳際的新車發(fā)布會,。
就這樣不斷洞察顧客需求,,鮮龍井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成為了一個集就餐,、娛樂一體,,占地200余畝,,擁有600余桌,,可同時容納4000多人就餐的火鍋公園,,也吸引了《極限挑戰(zhàn)》等多檔綜藝在這里取景拍攝。
鮮龍井引領(lǐng)了南山情景式火鍋店的風(fēng)潮,,周邊陸續(xù)開張了不少規(guī)模不小的火鍋店,形成了南山火鍋一條街,,2018年更是開始打造“火鍋小鎮(zhèn)”,。
3
火鍋不僅可以江湖氣,也可以很文雅
看上去,,能把火鍋店從6張桌子做到如今的規(guī)模,,非常牛掰,但這也正是李春艷焦慮的最大來源,�,!斑@地方,我們改建出了200多畝,,光是固定員工就有200多個,,如果我這兒出問題了,這片地,、這些員工,,怎么辦?”
由于沒有拓展太多連鎖,,很多加盟店都屬于弱管控,,每年單店的管理費也不過幾萬元,,鮮龍井的主要營收,,還是在于這200余畝的火鍋公園。
這些年火鍋在全國成為了熱門,,高居餐飲品類收入榜首,,但連鎖化,、營銷化的發(fā)展模式,對手的強勢,、不少老火鍋品牌的下滑,,都帶給李春艷巨大的危機感,“營銷可能是我們這些有些年頭的火鍋店普遍的弱勢”,。
但之后李春艷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這么多火鍋,,不是只有連鎖才走得遠,,不是用網(wǎng)紅手法才叫營銷,自己的特色,,不就是這片優(yōu)美環(huán)境中的好味道嗎?那就再去加深這種感覺,。
可能不少人會奇怪,,為什么充滿江湖氣的火鍋,,會搭配“荷塘月色”?其中緣由之一,是李春艷非常喜歡園林景觀,,喜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但更重要的是,,她希望改變一些食客對重慶的刻板印象,。
“大家對重慶的印象,,就是很江湖氣,而重慶火鍋一定要巷子里沒有裝修,、很破舊的小店才正宗,、才地道,。我覺得火鍋雖然市井,但它也可以做得比較有品味,。我就想讓重慶火鍋能有一個提升,。”
重慶火鍋的市井,,來源于火鍋碼頭工吃食的起源,但重慶火鍋發(fā)展到今天,,已是中國最重要的餐食之一,,在臟亂的街巷,人們翹著腳坐著,,打著光背,、汗流浹背地撈火鍋,不應(yīng)該是重慶火鍋唯一的一面,,重慶火鍋也能吃得文雅,。“所以我們除了保持它地道的味道,,就在環(huán)境方面下功夫,。”
2018年前后,,鮮龍井開始有意識地打造自己的連鎖門店,,“我們的店一定是要有戶外場地的�,!庇捎邗r龍井最大的特點在于情景體驗,,對場地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注定了沒有辦法大規(guī)模地向外拓展,。對此李春艷也早有打算,,不管在哪兒開店,一定堅持做好自己的特色,,不去胡亂搶市場,,條件夠就開,不夠就不開,。
同時,,李春艷也希望將重慶文化的厚重,通過重慶火鍋,,傳達給更多人,。“我們已經(jīng)和演藝團隊成立公司,,專門打造一系列表演,,去展現(xiàn)重慶自己的故事,。”
重慶已是一座網(wǎng)紅城市,,但很多外地游客對它的印象主要集中在火鍋之都,、8D魔幻,對其三為國都,、四次筑城等歷史,卻知之甚少,。李春艷希望利用鮮龍井有水,、有舞臺、有燈光的場地,,向更多人展示重慶自己的文化,。
4
疫情期間無意搭建起的私域流量
節(jié)假日是鮮龍井最忙碌的時候,春節(jié)更是如此,,但今年因為疫情,,一切都變了。
“新冠和非典還不一樣,,這次太嚴重,,對所有餐飲業(yè)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但我們還是靠外賣挽回了一些損失,,而且通過外賣和很多顧客建立起的關(guān)系也幫我門打開了另一種經(jīng)營”,,李春艷說,鮮龍井大年初二便開始推出外賣,,采用預(yù)定形式,,按午餐、晚餐一次性將菜品送下山,,也節(jié)省了運輸費用,。
而且因為疫情期間有外賣業(yè)務(wù),顧客會更多地選擇鮮龍井就餐,,“很多顧客都說,,你們過年都做了外賣,食材肯定就不是存貨”,,疫情期間,,鮮龍井不僅靠外賣售出了為春節(jié)囤的食材,還為疫后的復(fù)工打下了基礎(chǔ),。
雖然外賣一個月一百多萬的營收,,僅是往年同期的20~30%,但原本在“偏遠”山上離顧客較遠的鮮龍井,,卻因此和顧客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
復(fù)工后,,鮮龍井的演藝事業(yè)正式運作起來,正是疫情期間的外賣,,讓大批顧客加了鮮龍井客服的微信,,當(dāng)鮮龍井推出表演、古風(fēng)拍攝等活動,,信息便觸達了更多顧客,,被“關(guān)傻”了的顧客急切地需要鮮龍井這樣吃玩結(jié)合,還能欣賞美景,、表演的地方,。
演出僅推出一周,鮮龍井便接到訂位電話,,要求預(yù)定能看到表演的位子。更多原本不知道鮮龍井的顧客,,又因為看到朋友圈鮮龍井怡人的景致,、邊吃火鍋邊看表演的“福利”,而選擇來到鮮龍井就餐,。
“疫情雖然讓我們有所損失,,但疫情 也幫我們打開了一直做得不是很好的線上營銷的大門”,李春艷說,,無意中,,鮮龍井已經(jīng)開始經(jīng)營起了自己的私域流量。
其實在黃桷埡,,也有一些成規(guī)模的火鍋品牌,,但多沿山而建,桌與桌之間較難呼應(yīng),,而鮮龍井占地平坦,,利于開展大型活動、表演,。
李春艷表示,,未來在演藝之外,鮮龍井還將好好利用和顧客建立起的這種親密關(guān)系,,更多地打造顧客喜愛的娛樂項目,,還會嘗試將茶藝、古樂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其中,,將鮮龍井打造“文化”的招牌立起來,,成為一個重慶的火鍋地標。
記者手記
李春艷對火鍋可以算是真愛,,不僅自己喜歡,,也希望所有人都喜歡,,就像自己看重的東西,哪怕不值錢,,也希望別人是中意的,。所以她非常在意客人是不是吃好了,有沒有吃舒服,,會注意每個食客神情的變化,,會積極推薦她認為好吃的菜品,告訴客人這個菜怎么吃才地道,。
也正由于這份熱愛,她才在向外拓展時,,堅持一定要有戶外場地,,要能展示鮮龍井的特點,也才會想到在鮮龍井加入演藝,,去講述火鍋背后的故事,,講述重慶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