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哥窯瓷器為何深陷市場低迷怪圈
“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日前在故宮博物院開幕,,再次將哥窯推到公眾視野之內,。哥窯位居五大名窯之列,但從市場角度來看,卻一直處于價值洼地甚至呈現低迷狀態(tài),那么,隨著高古瓷市場水漲船高,哥窯會不會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
對于藝術品市場而言,,瓷器從來都是重要板塊,,尤其是明清瓷器更加受到市場追捧。比如,,2010年在香港蘇富比上拍的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以2.53億港元成交,。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拍出2.29億港元。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龍紋大罐在佳士得2016春拍以1.58億港元成交,,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據不完全統計,過億元的瓷器大約有近30件,,幾乎都是明清瓷器。
相比之下,,高古瓷的藏家群體明顯更為小眾,,天價拍品難以集中出現,。哥窯更是如此,雖然位居五大名窯之列,,但能夠突破千萬元大關的屈指可數。在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一件洗傳承有序,、名家遞藏的“元哥窯倭角方洗”上拍,最終拍出2645萬元,。雖然超過估價10倍之多,但橫向對比其他具有類似學術價值和重要性的瓷器,,還是相距甚遠。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哥窯瓷造型端莊古樸,釉色含蓄,,有洗去鉛華之美,。傳世的哥窯瓷器主要收藏在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總數不過數百件左右,以至哥窯破損殘片也被視為珍稀之物,�,!�
在傳世的哥窯瓷器中,最為出名的是清宮舊藏的“宋哥窯魚耳爐”,,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乾隆皇帝對這件魚耳爐頗為賞識,,曾經題詩并命宮廷工匠鐫刻于爐底部。在2009年北京榮寶春拍中,,也有一件“紫口鐵足”的“宋哥窯魚耳爐”上拍,,最終以1080萬元成交。2017年北京保利球拍中,,元清宮舊藏乾隆御題哥窯貫耳壺拍出1127萬元,。
從數據統計來看,,哥窯瓷器一直未能突破億元大關,,拍賣成交最高價不足5000萬元。收藏家王寧表示,,如今瓷器市場動輒過億元,,哥窯的市場價位有些尷尬,。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笆紫�,,哥窯的產地有分歧,是在景德鎮(zhèn),、杭州還是龍泉,,甚至是不是一個獨立的瓷器窯口,這些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其次,,學術界對于哥窯的研究不夠,沒有形成足夠支撐市場的理論架構,,這也進一步限制了哥窯瓷器的鑒定,,以及市場的增長空間�,!�
然而,,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了不同見解,“哥窯的確存在鑒定標準和研究的困難,,但哥窯瓷器的價值已經逐步被市場接受、認可,,這也將勢必推動哥窯瓷器的研究進程。同時,隨著藏家群體的成熟,,以及故宮博物院等機構通過展覽活動等形式的推廣,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藏家關注,、介入高古瓷的收藏。從這一角度來說,,哥窯瓷器的市場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