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美術館:與觀眾一起遇見美(美術館巡禮⑨)
勒·柯布西耶畫前,小女孩盤腿坐著,抬頭看一眼,,低頭畫兩筆,。旁邊小男孩學她的模樣坐下,歪頭看著她筆下的世界,。志愿講解員邢婭很喜歡美術館這群小粉絲,,“說不定將來就出現(xiàn)一個柯布西耶呢�,!�
周末走進美術館已成為天津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生活方式,。
館內(nèi)外都是風景。
天津美術館臨湖而建,,在湖與館間,,有一塊空曠的雕塑廣場,供市民休閑娛樂,。建筑外觀像有著精準切割豁口以及凹洞的天然石材,,底部廊柱把一樓挑空,再往上是一條橫向玻璃長幕。
“底部架空,,橫向長窗……柯布西耶1926年提出了現(xiàn)代建筑五要素,。大家看看咱們美術館的外觀是不是也符合其中的兩點呢?”館內(nèi)志愿講解員邊講邊問,,聯(lián)系身邊事物,,讓觀眾更好理解藝術家的作品風格。
2012年建成后,,天津美術館始終免費開放,。天津市政府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扶植高雅藝術,,讓更多優(yōu)秀的文化精品惠及群眾,,2013年起,以財政專項補助的形式,,支持文化場館引進國內(nèi)外珍貴藏品和作品,,開設具有較高文化和歷史價值的展覽,供市民免費欣賞,。
在展陳上下大功夫
2012年開館,,一切都是新的。
建筑新,,人員也是新的,。館長馬馳每天都要思考怎么讓這兩萬多平方米的空間發(fā)揮最大作用。
邊干邊學,。從天津博物館調(diào)過來部分人員,,但跟美術館具體工作上還是有區(qū)別,館長就帶著大家去先進的美術館學,、參加文化部的各種培訓,。同時把各個場館進行分區(qū)、定位,,通過一場一場展覽慢慢帶動,,產(chǎn)生影響,奠定信心,。
美術館的主要功能在于收藏,、研究、展示,、審美教育,,天津美術館成立時間短,藏品不多,,怎么辦,?
一是借助天津博物館的資源,。“我們跟博物館是同一個法人,。天津博物館的藏品非常豐富,,有十幾萬件,展出的畢竟是少數(shù),。對于庫房里的東西怎么展示,,我們需要挖掘一下�,!倍峭ㄟ^展覽帶動收藏,。“不斷做好的展覽,,樹立自己的學術地位,,才會有更多的藝術家愿意捐贈作品�,!�
博物館的價值不只是擁有什么,,更在于做了什么。
2017年,,天津美術館聯(lián)合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學院舉辦了“百年流變——天津近現(xiàn)代美術發(fā)展歷程展”。展覽以時間為主線,,分水墨畫、油畫,、版畫三個單元,,勾勒天津美術1880年至1980年的百年發(fā)展變化。
百年風云看天津,。天津開埠后,,經(jīng)歷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劇烈變革和迅猛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批在國內(nèi)外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如李叔同,、劉奎齡,、陳少梅等,也形成了既發(fā)揚傳統(tǒng)又改革創(chuàng)新,,獨具天津本地特色的美術風格,。
去年天津美術館又舉辦了“百年流變——歷史視野下的天津當代藝術足跡”文獻展覽,是對天津美術館“百年流變——天津近現(xiàn)代美術發(fā)展歷程展”的延續(xù),。展覽梳理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天津當代美術史歷程中的重大事件與代表人物,,為本土當代藝術的表達方式開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這幾年我們立足天津本土美術,對地方的美術生態(tài)做一個梳理,,推薦,、宣傳、收藏,、研究,。”馬馳說,,“現(xiàn)在天津美術館的特色還是以地方為主,,未來想在當代美術和傳統(tǒng)美術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全國美術館界,,樹立天津美術館的特色,。”
在引進上有大手筆
不止于本土,。
“我們還要引進全國乃至全世界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做一些對公眾的展示、宣傳,、文化普及和相關研究,。”馬馳說,,天津美術館正在努力,,把更多世界經(jīng)典作品引進來展出來給大家看,同時也在國際上樹立天津美術館的高端形象,。
開館以來,,天津美術館共舉辦展覽249個,引進國內(nèi)外展覽8個,。
2015年“西班牙現(xiàn)代雕塑大師——蘇比拉克中國巡回大展”首站設在了天津美術館,。
蘇比拉克是20世紀先鋒派的創(chuàng)導者,被稱為繼畢加索,、達利和高迪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展覽分“地中海風格”“表現(xiàn)主義”“抽象主義”三個部分,共展出119件作品,,《坐著的女人》《摩西》等著名雕塑讓天津市民近距離欣賞到蘇比拉克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及其個人風格形成的過程,。
作為“安格爾中國之旅”的第二站,2018年2月,,天津美術館展出了安格爾這位新古典主義大師的70件展品,。展覽從“安格爾看自己”“安格爾看世界”和“世界看安格爾”三個角度來呈現(xiàn)藝術家本人的創(chuàng)作歷程。2018年9月,,“達·芬奇 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來自文藝復興的問候”特展在天津美術館展出,,全國共有13.7萬人次享受了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三杰”帶來的文化盛宴,。
“這幾年不斷做外展,跟國外的藝術機構建立了互動關系,,也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說到收獲,,馬馳興奮地補充了一個故事,。
80多歲的畫家愛瑪·安婕耶夫斯卡在德國因中醫(yī)結緣中國文化,為表達對中國文化的鐘愛,,她決定將一些畫作捐贈給中國,。在中國駐慕尼黑總領事館的鼎力支持下,愛瑪?shù)?0余幅作品于去年到達天津美術館,,填補了天津美術界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的空白,。
在講解上講究效果
美術館已從過去“以物為中心”轉(zhuǎn)為“以人為中心”,承擔著不可缺少的公共美育職能,。
除藝術作品本身,,美術館里的志愿講解員也是幫助實現(xiàn)上述職能的重要使者,他們搭建起溝通公眾與藝術的橋梁,。
邢婭已做了5年志愿講解員,。上個月,她每周六安頓好孩子,,就帶著保溫杯匆匆趕到天津美術館,,為觀眾講解“勒·柯布西耶——色彩的交響樂”展覽�,!斑@是屬于我自己的時間,。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情,享受過程,,自己內(nèi)心得到滋養(yǎng),潛移默化中也在傳遞著美,�,!�
2015年“蘇比拉克展”招募志愿者的新聞映入眼簾時,好像在邢婭面前劃過了一線光,。幾行字的消息,,激起她心中曾有過的藝術夢。她毫不猶豫報了名,�,!敖Y婚后,每天忙孩子,,忙工作,,有時特別想找件事情,,抽離一會兒,找回失去的自我,�,!�
每周末如約而至。開車停車成本高,,邢婭改坐地鐵,。“每次半小時的地鐵上,,還能看書背點東西,。”一開始有很多東西需要學,�,!澳贸隽烁呖紱_刺的勁頭準備講解詞,但這個不用死記硬背,,只要扽出一根線,,其他就都好記了�,!�
展覽講得好,,觀眾聽得美。第二場“蘇比拉克展”講完,,邢婭剛離開,,一位白發(fā)爺爺追了上來,“孩子,,我沒啥其他東西能給你,,就給你一塊糖吧,謝謝你的精彩講解,�,!笔虑檫^去4年,邢婭依然清晰記得那一刻,,被肯定后開心得像個孩童,。
“今年春節(jié),我一個人跑去了西班牙,�,!敝v完蘇比拉克的展覽,去年又講了達利,,恰巧都是西班牙的藝術家,,邢婭突然對這個國家充滿向往。
終于進了達利博物館,�,!耙幌伦哟糇×�,,說不出話�,!�
“以前看過的所有文字,、圖片一下子全串起來了�,!彼齼墒衷诳罩袆澚藗弧線,。“原以為之前講過太多次,,只會覺得熟悉親切,,不會再激動,但站在那個環(huán)境里,,還是抑制不住地興奮,!”
邢婭不是個例。美術館里80多位志愿者,,像她這樣常年服務的有30多人,。劉淇有事請其他志愿者代講一天,第二個周末又補上了,。邢婭調(diào)侃她,,“正式的工作請假都不補,這志愿講解還補呢,�,!贝髮W生李芮2017年跑到天津美術館看了3次“達利的派對”展后,錄音,、拍照,,回去自己做了個小冊子送給美術館。
李芮面試志愿者時,,全票通過,。“時間和形式會過去,,但留下的體驗是永恒的,。美有共性,藝術作品的美,,志愿者的精神,都在美術館里了,�,!崩钴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