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夕,,愛是主題�,!敖痫L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一首《鵲橋仙》道明了古人的愛意,。大浪淘沙,,這些愛意隨著文物留存至今。合報全媒體記者帶你走進安徽博物院,,品味文物中的濃濃愛意 ,。
01
玉龍鳳璜: 凌家灘的愛情信物
2022年北京冬奧會,讓凌家灘又火了一把,,因為冬奧會獎牌背面設計思想來源于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雙聯(lián)璧,。這處距今5800年至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被納入新一輪“中華文明探源研究課題”,,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與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稱“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為安徽省唯一,。
換句話來說,凌家灘可能是“一個玉的王國”,。在安徽博物院展廳內(nèi),,大大小小的玉器個個奇形怪狀——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光滑漂亮,,還有的形狀像農(nóng)民用的鋤頭。這其中就包括玉龍鳳璜,,現(xiàn)場資料顯示該文物出土于1987年9號墓,,為偶合式分體璜。
“在制作時被刻意一分為二,,并在下方各啄出一個未透的小孔以及一條淺凹槽,,可用繩系�,!辫拾氕h(huán)形,,因一端似鳥喙形,另一端似龍首形,,所以被形象地稱為“龍鳳璜”,。據(jù)了解,這種可分可合的璜形玉器可能是氏族或部落之間結(jié)盟或聯(lián)姻的信物,,在訂立盟約之時各自留存一半,,履行約定時再合成一個整體。
這無疑是凌家灘的愛情信物,滿滿“愛的儀式感”,!
02
“長宜子孫”銅鏡:
鏡的紋飾藏有婚戀裝飾元素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燭我金縷之羅衣”。從古至今,,鏡被作為重要的愛情信物之一,,被廣泛使用。
婚戀中的用鏡習俗,,對鏡的紋飾有著重大影響,,產(chǎn)生了諸多與婚戀內(nèi)容相關的裝飾題材,如雙鸞,、雙雀,、對雁等,還多有“長相思,、毋相忘”此類的銘文,。
這次游安博,兩塊帶有美好寓意的銅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長宜子孫”博局紋鏡和“長宜子孫”連弧紋鏡,。這兩件文物均來自西漢,,相對于今天的鏡子而言,“長宜子孫”的裝飾蘊含了人們的美好心愿和祝福,。每一面銅鏡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安徽博物院館藏銅鏡所涉年代范圍廣,從西漢到明清皆有,。如果你也感興趣,不妨也來感受下這“鏡里乾坤”,!
03
畫眉夫妻磚雕:
西漢名臣張敞的愛情故事
在古徽州建筑展廳,,一塊磚雕講述了夫妻相處之道:舉案齊眉。
“女子在庭院梳妝,,頭戴方巾的男子認真給妻子畫眉,,送茶的侍者回避不及而卻步�,!边@塊“畫眉夫妻磚雕”出自漢代張敞為妻子畫眉的典故,。
張敞是西漢宣帝時期名臣,他和他的夫人感情很好,。因為他的夫人幼時受傷,,眉角有了缺點,所以他每天要替夫人畫眉后才去“上班”,。后世便以張敞畫眉為典,,作為夫妻恩愛的典范。
磚雕是傳統(tǒng)建筑雕刻藝術(shù),,古徽州地區(qū)深受儒學影響,,結(jié)合當?shù)氐娘L俗習慣形成了獨特的徽派磚雕藝術(shù),、人文和歷史價值。了解徽州文化,,不妨從徽派磚雕入手,。記者了解到,《畫眉夫妻磚雕》為清代文物,,還曾進京巡覽,。
04
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zhí)壺:
將對愛人的思念刻在壺上
與唐朝其他的精美窯器相比,以喇叭口,、圓肩為“特點”的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zhí)壺在外形上并不討喜,。但是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些刻在窯壺上的五言詩——“夕夕多長夜,一一二更初,。田心思遠客,,門口問貞夫”。
這件文物是1999年在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出土,,仔細讀詩,,你會發(fā)現(xiàn):壺上的詩每句第一二字合成第三字,字字傾訴了女子對愛人的相思,。據(jù)了解,,這并非個例。這種詩文執(zhí)壺,,是唐朝古人飲酒時最常用到的器具,。在長沙博物院,還館藏著“君生我未生”詩文執(zhí)壺,�,;蛟S是,這些五言詩在當時很流行,,陶工在制作窯器時便將其刻在窯器上,。
記者:樂天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