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預售即破億元的文藝片”,,僅此一條,,《地球最后的夜晚》就足夠在中國電影市場形成話題,。更何況,這部號召大家具有儀式感地“一吻跨年”的影片,,在它正式上映的兩天之內(nèi),,已真真切切劈開了熱愛與痛罵的陣營。
上映首日或確切說預售的強勢使得該片一出手就拿下2.64億元票房,,而次日,,影片票房斷崖式下跌到了1100萬元左右。豆瓣,、貓眼,、淘票票等不同平臺的評分,,雖絕對值不同,一路下滑的趨勢卻是一致的,。
于是,,畢贛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引發(fā)了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第一個話題:史詩級長鏡頭vs現(xiàn)象級營銷,誰贏,?
“一吻跨年”,,文藝片直接套上了商業(yè)愛情片的營銷
一切得從畢贛的上一部電影講起�,;閼c攝影師出身的畢贛很年輕,,1989年生人,2015年拿出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經(jīng)歐洲等地電影節(jié)積攢名氣,,雖國內(nèi)公映票房不過646萬元,但相較于100萬元的成本以及良好口碑已是贏家,。果然,,不久后畢贛已有資源在新作里補全技術(shù)的缺憾,甚至請來湯唯,、黃覺,、張艾嘉等明星加盟。
2018年戛納電影節(jié),,《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圍“一種關(guān)注”單元,。口碑比較兩極,,影評人們盛贊“載入史冊的3D長鏡頭”,,但國外記者也有人中途退場,《好萊塢報道》那句“敘事上雜亂無章,,技術(shù)上又絕對迷人”更是流傳開來,。導演承認,他在戛納送片時很倉促,,會在國內(nèi)上映前對影片做重剪輯,。至此,這些業(yè)界話題對于廣大中國電影觀眾群體仍是盲區(qū),。
事情臨近年末時有了轉(zhuǎn)變,。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一吻跨年”的廣告刷了屏,。在12月31日帶愛人去看《地球最后的夜晚》,,“儀式感”讓這部電影成了網(wǎng)紅。事實上,,為將儀式感做到極致,,影片不走12月29日周五上映的尋常路,,寧可犧牲兩天票房,也要在2018年最后一天成為名副其實的儀式感首選,。
以首日2.64億元票房論,,這波操作堪稱營銷范例。但對于一部先鋒派,、意識流的作品來說,,放下身段來做營銷雖非壞事,但被營銷效果反噬也值得警醒,。
看看各大評分網(wǎng)站的差評內(nèi)容便知,,當大范圍的“看不懂”“看睡了”覆蓋影評,背后其實是該片通往大眾的真相——本屬小眾歡愉的文藝片最終成為大眾的狂歡,,憑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附加的儀式感。
強行兼容作者性與流水線的產(chǎn)業(yè)模式,,多少有些匹夫之勇
回歸電影本身,,以黃覺飾演的羅纮武戴上3D眼鏡為界,《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分為二,。
前半段講的是父親過世,,羅纮武回到故鄉(xiāng)凱里。家鄉(xiāng)物是人非,,但仍時時逼迫他想起12年前被殺的好友白貓和神秘消失的情人萬綺雯,。羅纮武去拜訪白貓的母親,在她古老的理發(fā)店里,,聊了很多舊事,。而在父親的遺物里,他發(fā)現(xiàn)了一張老照片,,他相信,,這屬于早就不知所蹤的母親,。往事不斷浮沉,,羅纮武踏上尋找的旅途。
影片后半段整整一小時,,觀眾需要跟著
羅紘
級武一起戴上3D眼鏡,,跟著他迷路,誤入一座老房子,,贏了一場兵乓球,,遇到臺球店老板凱珍。隨后,,各種摻雜了晃動與現(xiàn)實,、情人和母親的畫面撲面而來,,如夢之夢。
兩部分顯見的區(qū)別在于前半段2D畫面,,后半段3D一鏡到底,。兩者間顯見的聯(lián)系是演員,湯唯飾演了前半段的萬綺雯和后半段的凱珍,,張艾嘉飾演了前半段小白貓的母親和后半段的紅發(fā)女子,。但更多時候,作為一場盛大的潛意識之夢,,《地球最后的夜晚》攪渾了常規(guī)敘事里夢境與現(xiàn)實,、過去與現(xiàn)在、此地和彼地的分野,。
懂畢贛的人,,能尋出導演埋伏的線索,并自行拼貼出互相映射,、互為因果的邏輯,,把觀看演變?yōu)槔硇院透行浴⒁庾R與潛意識的心理游戲,。但對于更多觀眾而言,,隱藏在片中的情緒鏈接、夢境與現(xiàn)實的不予切割,,便有些冒犯了,。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周星認為,畢贛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他的作者性,,而作者性是對流水線產(chǎn)業(yè)模式永恒的叛逆,。《地球最后的夜晚》不僅是試圖打破文藝片與商業(yè)片營銷手段的界限,,從根本上說,,它是在試圖兼容作者性與流水線的產(chǎn)業(yè)模式,是想兼容電影的私人性與公共性,�,!安皇菈雅e,更像是無知者無畏的匹夫之勇,�,!�
值得玩味的是,影片有兩個英文名稱,,也恰好影射著作者性與產(chǎn)業(yè)性,。其一是“roadside picnic”,意為路邊野餐,。據(jù)說畢贛在創(chuàng)作前作時找不到合適片名,,干脆征用自己計劃內(nèi)的第二部影片名 “路邊野餐”,。而這次《地球最后的夜晚》,該片名原本應是他第三部作品的名字,。另一個英文 名 是“l(fā)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那是畢贛對尤金·奧尼爾作品的致敬。獲得過諾獎的自傳體劇本,,在其第二幕最后,,窮困潦倒的劇作家尤金·奧尼爾借主角父親之口說了句創(chuàng)作者的獨白:兜里沒錢可唱不起戲來。